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興業消費金融加碼支持教育發展

2022-06-02 09:11:18     來源:榕城網     編輯:bj001    

“疫情防控給家庭帶來的影響程度”“家長從事的職業類型”“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近日,一份名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學生及家庭情況調研》的線上問卷在福建各大高校廣泛傳播。特殊時期讓學生和家長的聲音能夠被聽到、關注到,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持牌機構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與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聯合開展問卷調研,了解學生家庭受疫情影響程度,梳理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從而因地制宜給予幫扶。同時,資助中心增設“疫情困難資助服務專線”,暢通疫情期間學生家庭的咨詢渠道,為有需要的困難人員及時提供幫扶措施。

今年3月以來,受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侵襲,國內多地疫情散發,地區交叉輸入風險較高,泉州、上海、吉林等多地進入封控狀態。疫情再度成為困擾大家生活生產的不確定因素,家庭經濟、個人心態都面臨著考驗。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廣大學子即將迎來人生的首次大考。今年的高考注定特殊而不凡,對于涉疫地區來說這不僅是學業大考,也是防疫大考。作為持牌金融機構,興業消費金融也在金融的“考場”上不斷打磨產品,以覆蓋面更廣、針對性更強的“興才計劃”,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為學子的理想保駕護航。

近年來,隨著物價水的變化和社會生活水的提高,居民家庭對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學習培訓上的支出也日益走高。不少普通家庭都面臨子女教育資金的壓力。

有關專家表示,當前人民群眾對于教育的期待越來越高。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的條件,需要提升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實施效果,同時結合現實需要,借鑒國際經驗,持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體制機制,探索符合中國實際、業務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興業消費金融的“興才計劃”正是對于國家助學貸款的有益補充,推出兩年來探索出了一套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興才計劃”高等教育貸款最高額度20萬,在校期間及畢業后五年內只需還利息,期限最長可達20年,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的家庭也可以申請。產品充分研究了英、美等國的助學貸款模式,參考了美國助學貸款中的“家長貸款”模式,由家長代替學生申請,全程資金用途監控,防止資金流向學業之外的無度消費,也落實了第二還款人,增強了貸款的可把握性、可持續性。貸款授信額度綜合考慮學生剩余學制的學費、生活費等合理開支,并按照學制分年發放,倡導合理按需貸款。

去年6月,興才計劃還新增“90天無條件退貸”政策,允許申請人在貸款核準后90天內無條件退貸,利息全額返還。這一極具人性化的設計充分保障了消費者權益,給到家庭充足的決策時間,緩解短期的資金壓力。截至2021年12月末,“興才計劃”高等教育貸款已經服務超過3.5萬戶大學生家庭,累計放款金額約11.38億元。其中農村戶籍占比達65%。今年興才計劃還拓寬了服務范圍,將在職人士參與非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納入范疇,大專學歷及以上的在職人士,也可以申請“興才計劃”用于專升本、在職碩士等學歷深造,拓寬就業通道。

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興業消費金融還以“興才計劃”為契機,在福建省教育部門支持下,為當地困難學子家庭提供了更全面的關懷“大禮包”,不僅包括前述的貸款產品,還為學習成績、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表現突出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準備獎學金,為家庭經濟困難或突發臨時性困難的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提供助學金,并且搭建興才勵志成長基地,全面推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習和就業技能提升,增強就業競爭力。

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給予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貸款支持,解決他們經濟上的后顧之憂,對于在求學路上艱辛跋涉的寒門學子來說可謂意義重大。“興才計劃”生動詮釋了興業消費金融作為一家正規持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也彰顯了其助力國家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社會教育公的堅定決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興業消費金融加碼支持教育發展 2022-06-02
v 建陽消防深入轄區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2022-05-24
v 建陽消防聯合區文體旅游局深入轄區網吧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2022-05-24
v 當國貨遇上李佳琦:潮流涌動,勢不可擋 2022-05-14
v 三變企業名稱,仍連續虧損9年,光正眼科的管理水平究竟有多爛? 2022-05-13
v 三變企業名稱,仍連續虧損9年,光正眼科的管理水平究竟有多爛? 2022-05-13
v 天新藥業三年分紅超過募資額,過往劣跡難消,與供應商數據不一 2022-05-13
v 天新藥業三年分紅超過募資額,過往劣跡難消,與供應商數據不一 2022-05-13
v 均瑤健康業績大幅下滑,主營業務缺乏護城河,頻頻跨界成效不佳 2022-05-13
v 均瑤健康業績大幅下滑,主營業務缺乏護城河,頻頻跨界成效不佳 2022-05-13
v 海爾智家揭開低凈利的“傷疤”,能否完成轉型的修復? 2022-05-13
v 海爾智家揭開低凈利的“傷疤”,能否完成轉型的修復? 2022-05-13
v 秒殺邁瑞,腳踢華大?九安醫療“飄”了 2022-05-07
v 降撥備保利潤,3年4換行長的貴陽銀行,財報成色幾何? 2022-05-07
v 為了繼續割中國韭菜,保時捷為“閹割”配置毫無誠意的道歉了 2022-05-07
v 蘇州銀行業績不差,股價表現卻不是一般的差 2022-05-06
v 億聯銀行去年凈利潤大降77%,合作貸款年利率高達36% 2022-05-06
v 京東方去年賺翻了,但市值卻腰斬了 2022-05-06
v 沈陽首富套現46億,桃李面包“內外夾擊” 2022-05-06
v 新乳業“鮮戰略”如何在新趨勢下發揮新價值? 2022-05-06
v 華潤怡寶將赴港上市,估值僅農夫山泉4%?二股東此前已火速退出 2022-04-25
v 新網銀行、錦程消費金融因違規雙雙被監管處罰! 2022-04-25
v 屢敗屢戰 資本為界 宗慶后的兩個娃哈哈 2022-04-25
v 孚日股份逾5%股份被凍結:控股股東遭兩大“暴擊” 2022-04-26
v A股“醫藥一哥”恒瑞醫藥,最賺錢的一條腿瘸了 2022-04-26
v 聯想系拉卡拉涉嫌賣假酒被曝光,旗下公司曾倒賣1億條個人信息 2022-04-27
v 增速“雙降”!9億營銷費用下,妙可藍多如何解決低凈利潤難題? 2022-04-27
v 姚振華兵困中山,寶能還能造好醬油嗎? 2022-04-27
v 恒瑞醫藥:70萬股民期待的“最后一跌”何時到? 2022-04-27
v 恒瑞醫藥跌停!“孫飄揚老矣,尚能飯否?” 2022-04-27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