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京東方披露的2021年財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成績,營收首次突破2000億元,凈利潤258.31億元,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一年。
放眼望去,京東方已經是內地半導體行業最賺錢的溢價公司,但公司的股價卻一路下跌,高位至今已經縮水1400多億,估值跌到8倍。
京東方的問題還是出在了預期上,因為它所處在的面板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周期行業。平均1到2年就會出現一次價格低谷,而由于技術迭代較快的特性,更是加劇了行業價格戰。
本輪價格上漲周期起始于2020年5月份,至2021年下半年開始了新的一波下跌周期。從跌價情況來看,55英寸的TV面板價格已經跌破前低。
反饋到業績上,京東方一季度營收同比只增長0.4%,而扣非凈利潤35.11也同比下滑了21.71%。
此外,銷售毛利率從2021年三季度后就開始下滑,自33.55%下滑至21.38%,凈利率從15.63%下滑至6.39%。
在價格下行中,公司依然要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避免在下一代技術上不掉隊太多。
01.迭代風險
這一波面板價格暴漲,一方面是因為三星正在關閉LCD產能,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后AI領域需求爆發,其實跟芯片的邏輯差不多。
整個面板行業,LCD的產能基本被中國廠商占據,京東方收購中電熊貓產線后,穩固了行業老一的地位。
考慮到韓國廠商接下來會加碼下一代OLED的布局,可以預期的是,三星和LG騰出來的15%左右的份額,將成為京東方的主要增量。
至于短期,暫且不用考慮LCD被替代的風險,從目前市場份額來看,無論是TV還是在智能手機領域,主流的技術依然是LCD,這也意味著短期對LCD的沖擊并沒有這么大。
而從更長期的角度考慮,新技術對老產能的沖擊是必然的。從智能手機的滲透率來看,近兩年OLED滲透率的趨勢愈加明顯,加上主流的旗艦手機均搭載了OLED屏幕,未來OLED可能會成為主流。
手機領域的技術風向標一般看蘋果,只要蘋果采用了OLED技術,那安卓陣營的廠商基本都會跟風。
2021年,手機OLED滲透率已經從32%上升至42%,而對應的LCD滲透率下滑了10%,OLED趨勢明顯。
韓廠之所以積極關閉LCD產能,并不完全是技術上的考慮,也是因為LCD競爭過于激烈。
從TV面板和手機面板之間的價格波動,可以發現規律,TV的價格波動明顯高于手機面板,原因是內地廠商在手機面板的領域份額不高。
邏輯也很簡單,由于內地廠商在人工以及制造成本上有較大的優勢,但凡其掌握新一代技術后,便會加碼擴產、打價格戰。
當年韓國戰勝日本就是這么干的,逆周期加碼投資、大力研發新技術、擴建新產能,老產能便會被淘汰。
02.資本壁壘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面板行業從來都不是好行業,產線建設成本高,折舊成本高,技術迭代快。
隨便一條產線的投資都是百億級別,以京東方武漢10.5代線為例,投資金額是460億元。
前期巨額的投入,后期轉固后還要面臨巨額折舊,京東方每年的折舊費用差不多二三百億元。最大的風險是技術迭代帶來的風險,一旦新的技術取代老技術,那么老產能就會被淘汰。
跟晶圓制造行業差不多,臺積電之所以能一直保持60%的高毛利率,是因為其研發能力一直領先市場。當你還在苦哈哈的研究7納米工藝的時候,人家4納米已經要量產了。
京東方這些年來來回回燒了幾千億,單從二級市場定增募資就高達900多億元,建立起了強大的資金壁壘。
論融資能力,京東方絕對是一騎絕塵,但真要想賺取高毛利,還是要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在研發方面,京東方2021年投入研發金額124.36億元,同比增長31.72%;一季度研發費用仍保持26.81%增長,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
在OLED產能方面,綿羊和重慶已經有兩條6代線,去年12月份實現單月千萬級出貨量。
03.展望未來
不論是在資金端還是技術端,京東方在國內市場均已建立了寬闊的行業壁壘,未來也很難再出現可比的競爭對手。
盡管當下京東方在手機面板領域的份額不高,但萬物物聯的時代,面板的增量空間不止于手機。
參考晶圓代工領域,并不是所有的芯片都需要5納米,醫療、汽車、Ai領域并不需要太高端的面板。
其實日本當年敗給韓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終端品牌一并敗了。
時至今日,無論是在手機,還是TV領域,日本品牌幾乎沒啥存在感,而我們不同,全球TV領域前五大品牌,中國廠商有三家,手機品牌前五大廠商中,中國也有3家,國產替代的空間是巨大的。
內容來源: 喬令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