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智家揭開低凈利的“傷疤”,能否完成轉型的修復?

2022-05-13 09:33:54     來源:     編輯:bj001    

奉行“人單合一”全新市場管理模式的海爾不得不承受來自企業轉型的陣痛沖擊。

圖/百度百科

也許你沒聽說過海爾智家,但是你一定對隨時穿著短褲、一黑一白的海爾兄弟留有印象。

其實,簡單來說,海爾智家已經成為了海爾全球化商業版圖布局的核心武器,承擔著極其關鍵的全球家電業務的開拓重任。

近日,在家電行業的陣陣哀嚎聲中,海爾智家屏住呼吸,交出了新鮮的成績單。

2021年,海爾智家實現營收、凈利雙增,甚至首破百億大關。

這樣驕人的成績,無疑引來了行業的聚焦與關注,而隨之而來的漫天吹捧無形之中也揭開了海爾隱藏的“傷疤”。

【低凈利、盈利能力畸形】

近日,海爾智家率先披露了自己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

其他家電企業也不堪示弱,緊隨其后。

2021年年報顯示,海爾智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275.56億元,同比增長8.5%;實現歸母凈利潤130.67億元,同比大增47.1%。

而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602億元,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為35.17億元,同比增長15.12%;毛利率為28.5%。

看似優異的成績背后,尚未痊愈的傷疤仍在隱隱作痛。

若想搞清楚這些傷疤的來龍去脈,不免得與另外兩家家電巨頭格力、美的做比較。

美的集團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85.74億元,同比增長4.96%;2022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1.78億元,同比增長10.97%;毛利率22.18%。

格力電器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30.64億元,同比增長4.01%;2022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0.03億元,同比上升16.28%;毛利率23.66%。

不難發現,雖然海爾智家位居第二,相比往年成績也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多年來一直困擾它的盈利能力始終不見起色。

我們的潛意識里,似乎無法將海爾智家如此畸形的凈利率水平與它現在所處的位置相匹配。

能在銷售毛利率大幅領先其他兩家的情況下,凈利潤依然被甩開這么大的距離。

可見,海爾智家的盈利能力仍然薄弱。

這也讓人很難不對它的經營前景產生質疑。

【成本端承壓、激進式并購】

之所以海爾智家長期受困于盈利能力、凈利率低迷的問題,關鍵還是成本端的問題難以解決。

如今,隨著市場的發展,數千億規模的智能家居市場已經近乎飽和。

受限于特殊的后疫情時代,全球的供應鏈深受影響,上游市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行。

利潤空間被極度擠壓的海爾智家也正在努力追趕行業的腳步、積極轉型。

期間,企業在管理、銷售上的費用支出極為瘋狂,對于凈利率僅能緩慢爬坡的海爾智家來說,成本這一端的壓力可想而知。

首先,奉行“人單合一”全新市場管理模式的海爾不得不承受來自企業轉型的陣痛沖擊。

如果一個企業僅僅徒有其表,空有巨大的規模,那么,當隨后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無暇顧及的話,最后只會輸得措手不及。

短期內,海爾智家在贏得關注的同時,也必須付出巨額的費用去填補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漏洞。

但戲劇化的是,當它沒有能力去平衡,所有的一切都會功虧一簣,甚至走向無盡的深淵。

據悉,近年來,海爾智家的管理費用仍然居高不下,遠超格力、美的。

其次,高銷售成本,也成為了海爾智家一直被外界所詬病的地方。

我們了解到,2021年,海爾智家花費在銷售上的費用已經高達365.5億元,同比增長8.66%。

這一數據超越了美的的286.5億元,并且大幅超過格力的115.8億元,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同期營收增長率。

高額的銷售費用,必然壓榨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侵蝕了其他方面的效率。

那么,海爾智家凈利潤過低的傷疤自然也能解釋清楚了。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還有海爾智家的另一步沒下好的“棋”。

那就是近幾年的激進式并購。

為了拓寬業務渠道,海爾智家似乎有些著魔了,狂砸鈔票、瘋狂并購。

欠缺考慮的情況之下,花費數百億元弄回來一些可有可無,甚至毫無價值的海外業務。

毋庸置疑,埋下的惡果日后必將遷怒于自身。

【出海、高端化轉型前景未卜】

2021年,全球依然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下,上游市場原材料價格瘋狂上漲、多渠道受阻,家電市場整體淪陷、利潤一降再降。

數據顯示,去年一整年,國內家電市場的銷售額增長負11%。

這對本就岌岌可危的家電行業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海爾智家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家電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但我們心里像明鏡一樣清楚,困難一定就在前方。

所以,重壓之下,海爾智家深思熟慮,決定賭上一把,開始嘗試出海、高端化的新路子。

其實,回顧海爾智家的發展,其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嗅到海外市場的絕佳商機。而憑借敏銳的超強商業洞察力,海爾領先于同行,提前開始了“全球化”的商業布局。

經歷了長時間奔波歷練,海爾智家此次在“出海”上的新戰略似乎顯得更加游刃有余。

快速的出海速度,的確讓海爾智家嘗到了些許甜頭,海外收入的占比還是較為可觀的。

但是,我們注意到海關總署3月份公布的數據,中國家電出口26188萬臺,同比下降了8%;前三月累計出口81096.8萬臺,同比下降了7.9%。

這也直接反映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之下的海外市場很難穩定,也無法真正去依靠。

此外,海爾智家謀求高端化轉型的產業布局也正在同步進行。

初現雛形的百億規模的確無法與其他業務相提并論,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像其旗下的高端品牌卡薩帝的發展與成長。

而且,海爾智家正在逐步推進自己的戰略布局,將旗下七大高端品牌分布于不同市場。

出海和高端化的進程仍在持續。

這次,海爾智家的新路子不知道是否能為它修復好曾經的傷疤,迎來更好的明天。

內容來源: lite氫財經

作者:程依蘅

 

關鍵詞: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海爾智家揭開低凈利的“傷疤”,能否完成轉型的修復? 2022-05-13
v 秒殺邁瑞,腳踢華大?九安醫療“飄”了 2022-05-07
v 降撥備保利潤,3年4換行長的貴陽銀行,財報成色幾何? 2022-05-07
v 為了繼續割中國韭菜,保時捷為“閹割”配置毫無誠意的道歉了 2022-05-07
v 蘇州銀行業績不差,股價表現卻不是一般的差 2022-05-06
v 億聯銀行去年凈利潤大降77%,合作貸款年利率高達36% 2022-05-06
v 京東方去年賺翻了,但市值卻腰斬了 2022-05-06
v 沈陽首富套現46億,桃李面包“內外夾擊” 2022-05-06
v 新乳業“鮮戰略”如何在新趨勢下發揮新價值? 2022-05-06
v 華潤怡寶將赴港上市,估值僅農夫山泉4%?二股東此前已火速退出 2022-04-25
v 新網銀行、錦程消費金融因違規雙雙被監管處罰! 2022-04-25
v 屢敗屢戰 資本為界 宗慶后的兩個娃哈哈 2022-04-25
v 孚日股份逾5%股份被凍結:控股股東遭兩大“暴擊” 2022-04-26
v A股“醫藥一哥”恒瑞醫藥,最賺錢的一條腿瘸了 2022-04-26
v 聯想系拉卡拉涉嫌賣假酒被曝光,旗下公司曾倒賣1億條個人信息 2022-04-27
v 增速“雙降”!9億營銷費用下,妙可藍多如何解決低凈利潤難題? 2022-04-27
v 姚振華兵困中山,寶能還能造好醬油嗎? 2022-04-27
v 恒瑞醫藥:70萬股民期待的“最后一跌”何時到? 2022-04-27
v 恒瑞醫藥跌停!“孫飄揚老矣,尚能飯否?” 2022-04-27
v 被艾芬懟了一整年,愛爾眼科在爭議中業績狂奔 2022-04-27
v 10年砸66億,香飄飄無力回天? 2022-05-05
v 蔚來汽車:“買車0首付”的廣告合規嗎? 2022-05-05
v 恒豐銀行成債券承銷“爆雷王”,一年11只債券違約 2022-05-05
v 做國民專車,曹操出行夠“資格”嗎? 2022-05-05
v 貨拉拉有多“坑”?36期貸款買車,月供899會員費,司機越干越窮! 2022-05-05
v “約新茶”涉黃,貨拉拉又出事了 2022-05-05
v 汾酒涂神油,酒鬼酒磕神藥,這份“開掛”的季報看不懂? 2022-05-05
v 認養一頭牛IPO,“網紅奶”的遮羞布有多厚? 2022-05-05
v 金域醫學新冠檢測暴賺,多名大股東套現離場 2022-05-05
v 金域醫學新冠檢測暴賺,多名大股東套現離場 2022-05-05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