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花清瘟能預防新冠?王思聰喊話證監會:以嶺藥業連續跌停

2022-04-19 13:55:34     來源:     編輯:bj001    

近日,因連花清瘟產品被卷入新冠療效質疑風波后,以嶺藥業爭議不斷。

繼王思聰喊話“證監會應嚴查以嶺藥業”后,又被“丁香醫生”呼吁“不要吃連花清瘟來預防新冠”。隨后,以嶺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從未在任何場合表示‘世衛組織推薦連花清瘟’”。

二級市場上,繼4月15日跌停后,以嶺藥業4月18日繼續跌停開盤,目前股價32.39元/股。連續兩日的跌停,也使得以嶺藥業市值蒸發近130億元。

4月18日,時間財經留意到已有不少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就此事發聲,并要求以嶺藥業針對“此次連花清瘟輿論”給予正面回復。

4月15日,以嶺藥業曾在互動易平臺發千字長文表示相信“清者自清”,呼吁大眾理性辨別網絡上對以嶺藥業和連花清瘟的不實言論的同時,也表示必要時會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月18日,時間財經致電以嶺藥業董秘辦,截止發稿,未獲回復。

貢獻超40%營收

公開資料顯示,以嶺藥業2011年7月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專利創新中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公司憑借連花清瘟產品實現股價、業績雙雙大漲。其中,以嶺藥業股價自2020年初至今漲約3倍,并在2020年凈利翻倍增長。

連花清瘟研發于2003年SARS疫情防控期間,該中成藥隨后在流感、新冠引發的疫情中逐漸走紅。從以嶺藥業的財報也能感受到連花清瘟的熱銷。2020 年,以嶺藥業以連花清瘟為代表的呼吸系統類業務營收為 42.56 億元,同比增長 149.89%,營收占比達 48.46%,而在2019年該產品營收占比為29.24%。作為對比,2020年,以嶺藥業心腦血管類業務的營收 34.47 億元,僅同比增長11.31%。

此外,以嶺藥業在財報中也表示,連花清瘟產品在2020 年公立醫療市場中成藥感冒用藥銷售排名位列第1名,于零售終端的連花清瘟膠囊在感冒用藥/清熱類銷售額排名也位列第1位。

今年3月18日,以嶺藥業發布《關于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列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的提示性公告》顯示,本次發布的新冠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除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繼續列為中醫治療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外,還將其列為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輕型和普通型推薦用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連花清瘟產品實現營收33.7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1.6%。

不過,市場上圍繞連花清瘟抗擊新冠病毒是否有效的爭議也持續不斷。對此,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間財經表示,這種爭議持續不斷的核心原因有多個。首先是關于中醫與西醫在新冠肺炎療效上之間的沖突,另一個是關于連花清瘟膠囊對于新冠肺炎到底是預防性還是治療性藥物的沖突,再有就是連花清瘟膠囊大量進入各地政府防疫物資采購并被大量配發給非新冠肺炎患者而被質疑。”

連續跌停

此次圍繞“連花清瘟”的爭端起于4月14日,普思資本創始人王思聰在微博上轉發了一則視頻——《世衛組織“推薦”連花清瘟,誰告訴你的?》,他在轉發語中寫道,“證監會應嚴查以嶺藥業”。

雖然微博發布一小時后,王思聰就主動刪除上述言論,但隨著輿論的發酵,4 月 15 日,連花清瘟的運營主體以嶺藥業還是在盤中觸及跌停,收盤價為 35.99 元/股。

針對王思聰的質疑,4 月 14 日下午,以嶺藥業證券部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關于微博上所傳的消息,請指出具體的問題與源頭。不能因為王思聰三個字,就隨意提出疑問。”

或是因為這樣一份答復并沒有止住股價的下跌,4 月 16 日,以嶺藥業官方再一次通過媒體表示:“公司從未在任何場合表示‘世衛組織推薦連花清瘟’”。

4月17日,自媒體號丁香醫生在其官微發布“不要吃連花清瘟預防新冠”一文,一時間該文在網絡上刷屏。

在王思聰、丁香醫生的接連質疑下,4月18日,以嶺藥業股價再次跌停,并引發中藥板塊下挫。4月18日,#以嶺藥業一字跌停#話題登上熱搜。

可預防新冠肺炎?

“目前為止,我們一共收到2批連花清瘟膠囊,是與物資分批發放的,共計9盒。”4月18日,一位身處上海市浦東高行鎮的居民對時間財經表示。此外,該居民還表示,“我覺得對有些人來說應該是有用的”。

4月15日,以嶺藥業在互動易平臺上回復的長文中表示,連花清瘟預防新冠肺炎研究已經發表。此外,以嶺藥業還給出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用于預防新冠肺炎的用法用量。

以嶺藥業表示,連花清瘟是以絡病理論為指導研發的創新專利中藥。連花清瘟先后列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及20余個省市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是中醫藥抗疫“三方三藥”的代表性藥物之一。

此外,以嶺藥業還稱,國內多家權威科研機構圍繞連花清瘟抗新冠肺炎開展了系列基礎與臨床研究,形成了防治新冠肺炎“細胞-動物-預防用藥-臨床治療”證據鏈,實驗證實該藥對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其變異毒株德爾塔、奧密克戎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目前已發表實驗與臨床研究論文35篇(國外發表15篇)。其中,《連花清瘟膠囊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前瞻性開放標簽對照試驗》真實世界研究論文發表于國際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研究結果證實:連花清瘟干預組核酸檢測陽性率0.27%顯著低于對照組陽性率1.14%(具有統計學意義),密接人群預防應用連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陽性感染率達76%,同時安全性良好。

不過,在上述丁香醫生文章中,丁香醫生表示,從目前已知的三種預防新冠的措施看,連花清瘟都無法達成預防新冠病毒的效果。此外,該文章還表示,從官方、臨床、藥物研發三個維度來驗證連花清瘟是否可以預防新冠,得出的結論是“目前都無法找到有效證據支持「連花清瘟可以預防新冠」。”

針對此,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也對時間財經表示,連花清瘟針對新冠病毒的作用引起爭議,反應了我國中西藥的地位爭奪,“長期以來中藥一直被爭議,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現在醫藥醫療體系是按照西方現在醫學標準建立的醫療體系,包括整體醫療環境已是西醫環境、人們的醫學觀念是西醫觀念、政策和細節按照西醫思路制定,執行層面也是接受西醫教育和觀念的人在執行等。”

“但部分中藥確實能夠有效抗擊新管肺炎,只是無法按照西醫或現代醫學標準評判。連花清瘟成為抗擊新冠的‘神藥’被爭議就不難理解了。” 王赤坤補充表示。

回溯新冠疫情出現以來,中醫藥多次被投入疫情防控中使用。如今年4月5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院長、中醫疫病防治基地負責人房敏表示,中醫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上海針對陽性感染者,中藥使用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上海市級中醫專家組和各定點醫院按照第九版診療方案中藥方案開展臨床診治,結合海派中醫辨證特色,取得較好效果。臨床數據初步表明,在加快出院率、阻斷進展方面顯示了獨特優勢。

內容來源:北京時間財經 吳珊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連花清瘟能預防新冠?王思聰喊話證監會:以嶺藥業連續跌停 2022-04-19
v 云從科技:2025實現轉虧為盈? 2022-04-15
v 世聯行踩雷巨虧,大橫琴多點輸血 2022-04-15
v 眾智科技一致行動人認定存疑 募資總額遠超總資產 2022-04-15
v 官網默認英文版,公允價值激增存疑,泰格醫藥身存多項謎團待解 2022-04-15
v 老藥力竭、新藥待成,步長制藥進入青黃不接時刻? 2022-04-15
v 加加食品實控人成“老賴”,加加食品成也楊振,敗也楊振? 2022-04-15
v 被鄭州樓市拖累的鄭州銀行,去年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飆升 2022-04-15
v 蔚來停產,李斌難捱 2022-04-14
v 晉商銀行:營收增速創四年來新高,房地產業不良貸款暴增30倍有余 2022-04-14
v 安心財險經歷“1元保”風波后現狀如何?2021年全年凈利潤虧近2億 2022-04-14
v 雍禾醫療亟需自醫? 2022-04-14
v 造車、貨運、出海,誰是滴滴的第二條生命線? 2022-04-14
v 2021年營收竟不到200億,被指卯吃寅糧,汾酒遇到了什么“梗”? 2022-04-14
v 羅振宇創業板之路遇阻,知識付費該誰買單? 2022-04-14
v 零跑流血上市未卜,超越特斯拉之夢難圓 2022-04-14
v 陌陌沒落了 2022-04-12
v 微盟2021年報出爐:去年虧損近6億、近一年股價跌幅超7成 2022-04-12
v 9個月虧損近5億元 業績不穩的薇美姿上市路不太好走 2022-04-12
v 復星國際難言“快樂” 2022-04-12
v 老藥力竭、新藥待成,步長制藥進入青黃不接時刻? 2022-04-12
v 加盟商大量解約,“賭徒”酒仙網還能挺多久? 2022-04-12
v 知乎在港招股背后:阿里、京東血虧 啟明創投、今日資本等選擇減持 2022-04-12
v 青島銀行轉型路漫漫其修遠兮 2022-04-12
v 小鵬汽車?何小鵬之憂:為何越賣越虧? 2022-04-11
v 誰的陽光保險? 2022-04-11
v 曹操出行“打游擊”,頻繁上演“捉放曹” 2022-04-11
v 新力財報“難產”,董事長想當“逃兵”? 2022-04-11
v 段先念告別華僑城,他的“曲江模式”走通了嗎? 2022-04-11
v 從300億到90億,知乎流血赴港IPO 2022-04-1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