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財報“難產”,董事長想當“逃兵”?

2022-04-11 10:30:00     來源:     編輯:bj001    

新力地產財報已“難產”,這究竟是為何?

01

“難產”背后的債務

按往年來看,3月是上市公司公布年報之際,可超20家房企推遲上年財報,這其中就包括了新力地產。

對此新力地產的解釋是:“集團雖已盡力招聘替代人員,但因財務報告單位人員短缺,以致財務報告單位無法正常有效運作。”

總的一句:缺人

據從業人士表示,一般而言,企業與審計單位的合作關系長久,往往自上市之處就與其深度棒滴,不會輕易出現變化。

企業倘若出現變動,審計單位為了避免合規性風險,可能會終止合作。

合作終止后,雙方一般會各執一詞。

企業對外宣稱是費用導致終止合作,而核算單位則表示:是企業無法提供相關資料數據。

新力延遲公布財報,遠不只是人手不夠的問題,更深層原因藏在公司的債務危機中。

新力的流動性告急,據2021年中期報表,新力總負債規模約為918億,資產負債率為81.94%,其中流動性負債約為754億,占總負債超8成,而非流動負債約為164億。

就債務結構而言,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約為236億,占總負債25.7%;合約負債約387億,占總負債42%。

需要注意的是,新力一年內需要償還的有息借款為86億,而現金及銀行結余為194億,理論上講是可以覆蓋短期負債的

可現實卻是,公司債務已發生違約。

上年12月,新力首次披露境內債逾期金額63.94億元,并確認2021年10月到期的一筆2.5億美元債務違約。

新力控股共有三筆存續期間的美元債,今年1月,新力境外債務到期,合計2.42億美元,票息8.5%,無法到期兌付。

截至目前為止,新力已發生兩次債務違約。

除了境內債務,公司在3支優先票據,本金合計10.05億元。

對此,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悉數下調新力控股的評級。

就新力的狀況來看,今年6月的到期的2.08億境外債券恐難兌現。

02

爭議不斷

新力自出現危機以來,最牽動消費者的就是房子問題了。

據問政江西顯示,新力近期投訴高發,有業主投訴新力時代廣場物業強制收取物業費,否則不辦理交房手續,而購房合同上沒有約定必須交一年。

還有的業主投訴南昌新力東圓無法辦理產權證、新力城裕泰園房子爛尾、維修基金遭開發商挪用......

據業主按合同約定在2021年11月31日交房,但截至目前為止,仍沒有收到交房通知,且沒有收到新力地產的任何回復,樓盤進展緩慢。

目前,南昌市住建局已責令新力公司將代收新力禧園項目業主的維修資金轉入該區維修資金專戶,以便業主及時辦理不動產證

關于延期交付問題,南昌市相關部門回復:經了解,省、市有關部門就新力公司現狀已召開專項調度會議,敦促該公司在確保交付

保交付是底線問題,不容動搖,亦是新力等眾多出險房企展開自救的必然選擇。

正值房地產寒冬之際,資金流動性就是房企的生命線

各地政府對預售資金監管加嚴,銀根收縮,房企為了能迅速回籠資金必須要保交付,進而盤活項目賬戶上的資金,后續的融資渠道才能跟上。

面對債務困局,新力也在全方位搶救,除了常規的變賣資產、這回新力降薪裁員力度非常大。

據21世紀商業評論披露,新力要求員工二選一,降薪50%或者離職。離職可領“n+1”的補償,但新力需要一年時間分期付清。

倘若選擇降薪,則副總裁降薪70%,總經理降60%,經理減少40%,主管減少30%。

據斑馬消費顯示,新力員工從2020年底的3527人降至2021年6月的3094人。

03

防火墻

新力的創始人和董事長是張園林,作為掌舵手,在公司風雨飄搖之際,自當勇于擔責積極應對。

先不說話事人自掏腰包,給企業渡過難關續力,比如許家印給恒大注入70億,孫宏斌無息借給融創4.5億美元的資金,并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

兩位至少拿出真金白銀來支持公司,給廣大業主和投資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反觀新力的操作,張園林退出了境外債務投資人群。

張園林在群內發言:

“公司目前正在采用各種方法加快應對10月份的美元債,有進展馬上與大家溝通,多謝大家繼續支持公司。”

此后,張園林退出群聊,引發投資者的憤怒,可能是砸盤導火索。

針對退群事件,新力員工稱,系其誤操作退群。

既然是誤操作,所謂的“手滑”,那再“手滑”一次,重新進入即可。

債權人向張園林喊話: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針對新力地產的債務問題,張園林的“隔離”操作很“感人”。

據天眼查顯示,新力地產和新力科技是張園林的兩大業務,其中新力科技是非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健康、教育、商業、零售等。

眼看著大兒子新力地產債務危機加重,張園林這位當爸的,想的是如何避免二兒子新力科技別被大兒子影響

上年11月,張園林不再擔任新力科技公司的法人,并退出董事長職務,新增張良劍為董事長。

張園林的“撤退”遠不只是新力科技。

據公開數據顯示,張園林退出了43家公司的最終受益人,以及15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短時間內的,多次將“二兒子”的相關業務與本人進行“隔離”,這很難不讓外界猜疑

張園林的操作是否看空新力地產的未來,提前為新力科技設置“防火墻”,為后續的安全撤做好準備?

單從資產處置角度而言,張園林設置“防火墻”的動作,可以理解成降低債務危機對新力科技的影響。

此舉是有利于保住張園林更多資產的,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法無禁止即可。

可這不免讓本就虛弱的新力地產再遭沖擊,影響外界對新力地產的信心,進而影響后續的回籠資金、股價走勢。

在資本市場,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04

結語

宏觀政策的利好是出險房企自救必不可缺的一環。

幸好,六大部門齊發聲,房企暖風頻頻,各大房企后續的自救道路要比之前要好走很多。

既然“天助我也”出現,房企當全力以赴,化解危機。

逃生通道不是平坦寬敞的水泥路,它需要你“積極瘦身”、“減輕負擔”,方有機會絕命逃生。

只有不怕死的,才配活著。

那些留有余力的,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內容來源:廣佛地產

 

關鍵詞: 董事長 新力財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新力財報“難產”,董事長想當“逃兵”? 2022-04-11
v 段先念告別華僑城,他的“曲江模式”走通了嗎? 2022-04-11
v 從300億到90億,知乎流血赴港IPO 2022-04-11
v 烏江榨菜四面楚歌,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2022-04-11
v 云從科技“流血”上市,“AI”光環背后的憂與困 2022-04-11
v 中國平安的自我救贖 2022-04-11
v 負債重壓 雅居樂恐難再“樂” 2022-04-11
v 獐子島后繼有人,未名醫藥人參要冬眠 2022-04-11
v 第三次被中止IPO審核的土巴兔:毛利率高,凈利潤率低 2022-04-07
v 新網銀行艱難走出美利車事件陰影:去年凈賺9.2億,董監高砍薪一半 2022-04-07
v 喜馬拉雅,4年虧掉5個荔枝 2022-04-07
v 快手仍存危機 程一笑負重前行 2022-04-07
v Q1預期汽車交付量掉隊!2021再虧40億,連虧六年蔚來未來何解? 2022-04-07
v 網紅不紅,綠茶餐廳IPO三度折戟港交所 2022-04-07
v 零跑汽車遞交港股IPO 質量投訴不斷上市不被看好 2022-04-07
v 一邊上光榮榜一邊舉報維權,龍頭民企的尷尬如何化解? 2022-04-06
v 捷邦科技增收不增利 股權代持疑云待解 2022-04-01
v “老人頭”慕思床墊的IPO之路穩不穩? 2022-04-01
v 華寶新能信息披露有遺漏 產品質量惹人憂 2022-04-01
v 上市首年凈利潤下滑,藍月亮能靠洗衣液“啃老”嗎? 2022-04-01
v 盛京銀行2021年業績再降:不良率持續攀升,遠高于均值,罰單不斷 2022-04-01
v 盈利下滑,順豐2021年資產負債率上升4.41個百分點 2022-04-01
v 虧損加大、服務縮水,小鵬“飄了”? 2022-04-01
v 太保財險因提供虛假報表被罰,去年第四季度投訴量位居同業第三 2022-04-01
v 廣州農商行在巡察“回頭看”中被點名,內控機制缺失開年被罰690萬 2022-04-01
v 連續兩年不分紅,“鐵公雞”鄭州銀行惹眾怒 2022-04-01
v 蔚來“不敢”漲價背后:銷量掉隊,高端車賣不動 2022-04-01
v 炒股虧了近20億?被割“韭菜”的云南白藥,又想押注暴利的醫美? 2022-03-31
v 討薪風波后再遇股權凍結 千億卓爾系怎么了? 2022-03-31
v “閩系老牌房企”1600億負債壓頂,延發財報換審計被降級 2022-03-3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