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三全食品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2022-04-22 10:24:16     來源:     編輯:bj001    

4月18日晚間,三全食品2021年年度報告出爐;次日,2022年一季報公布,且三全食品的股價一字漲停,報收18.47元/股。4月20日,三全食品再次漲停,報20.32元,總市值178.65億元,實現二連板。

消息面上,2021年年報顯示,三全食品實現營收69.43億元,同比增長0.25%;歸母凈利潤6.41億元,同比減少16.55%;扣非凈利潤5.51億元,同比減少3.44%。此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63億元,同比回落24.05%。2022年一季度凈利回升,三全食品實現營收23.43億元,同比增長0.49%;實現歸母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48.36%。

面對業績波動,三全食品坦言:“公司存在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發生變動而導致的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以及新品推廣的風險。”對此,其表示將通過加強材料庫存管理,適時調整原材料庫存量,鎖定采購訂單,戰略性儲備等措施對沖成本波動影響。

01

提價應對成本壓力

近年來,在食品領域,成本增長成為大多企業的壓力所在。

以三全食品來看,2016年至2020年,三全食品歸母凈利潤呈增長趨勢,在2021年第三季度,三全食品歸母凈利潤下滑打破了其保持了5年的增長趨勢。三全食品2021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為50.8億元,同比下滑2.39%,凈利潤為3.86億元,同比下滑3.242%。分析其原因,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三全食品的主營業務成本上升15.47%至26.62億元。其中,占營業成本高達79.21%的原材料同比增加6.71%,達19.86億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分別為2.6億元和2.55億元,同比增加15.79%和18.86%。

面對壓力,去年年底,三全食品發布公告稱,鑒于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為更好地向經銷商、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促進市場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經公司研究決定,對部分速凍產品的促銷政策進行縮減或對經銷價進行上調,調價幅度為3%—10%不等。

或是基于產品價格調整,2021年第四季度,三全食品實現營收18.64億元,同比增長8.24%;扣非凈利潤2.41億元,同比增長39.02%,環比增長逾300%。

02

預制菜風口下風險猶存

除了價格因素,預制菜的大火或是其盈利轉好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預制菜賽道頻頻受到資本青睞,去年4月,國內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敲鑼上市。此外,懶熊火鍋、鍋圈食匯、鮮物志等預制菜品牌相繼獲融資,最高單輪融資凈額突破3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資本在預制菜領域押寶潛力公司之外,A股上市公司同樣積極“開疆拓土”,其中,三全食品、國聯水產、新希望、金龍魚、安井食品、龍大美食、海欣食品、味知香、天邦股份等身影顯現。

從行業規模來看,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預測,預制菜迎來黃金發展期,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率,2023年預制菜市場規模或將達5165億元。從消費市場來看,疫情影響下,預制菜正在成為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的人群的福音。

基于該市場的不斷擴容,三全食品針對不同場景做出創新。近年來相繼推出家庭早餐、火鍋燒烤等新品類。

但從三全食品的財報中亦可以看出其中隱憂。2021年財報顯示,三全食品主要采用外部采購模式。采購物資主要包括生產直接使用原物料(肉類、油類、糖類、米面類、粉類、炒貨類、干貨類、鮮蔬菜類等)和非生產直接使用原物料(廣告類、促銷類、物流類、五金類、設備配件類、勞保辦公用品等),這使得三全食品難免陷于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發生變動而導致的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另外,主營速凍食品的三全食品,對物流的要求更高,增大了食品安全危機發生的概率。

關于預制菜,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亦分析道,當下預制菜一方面是沒有國標;另一方面則是消費端對預制菜的認可度、接受度可能還不高,一些消費者會認為預制菜食品的營養有所流失或食材不新鮮,會造成食品安全上的隱患。未來產業端如何匹配和滿足消費端的核心需求將是整個預制菜行業需要解決的課題以及難題。

由此來看,三全食品想要在業績上實現實質上的突破,仍任重道遠。

內容來源:中食財經

 

關鍵詞: 增收不增利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三全食品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2022-04-22
v 華為多名高管職位變動,郭平改任監事會主席 2022-04-22
v 少林寺退出少林大數據研究院股東,持股不到半年 2022-04-22
v 海底撈緣何遭遇巨虧,如何走出轉型陣痛 2022-04-22
v 逸仙電商困于營銷,深陷“內卷”焦慮 2022-04-22
v 陣痛的OPPO:門店失靈,難入高端 2022-04-22
v 多元化一地雞毛,高端化名不副實,波司登進入至暗時刻? 2022-04-22
v 新希望地產獲興業銀行80億并購融資專項額度 2022-04-22
v 萬邦醫藥IPO期間被告上法院,一突擊入股股東弄虛作假被查 2022-04-22
v 分享通信銷卡、停機爭議頻發,虛商這把火還能燒多久 2022-04-20
v 知乎視頻迷途:降權、團隊解散、一號位離職 2022-04-20
v IEXS盈十證券|最優惠轉戶經紀商,坐擁高轉戶獎勵 2022-04-20
v 中交地產扣非凈利潤巨虧!三道紅線全踩,巨額擔保致負債承壓 2022-04-20
v 劍南春少東家繼位,老牌川酒能否重回第二春? 2022-04-20
v Soul的陌生人社交差了一味藥 2022-04-20
v 炒到天價后,片仔癀賣了80億 2022-04-19
v 潤華物業IPO再遞表,與“華潤”撞車至今仍無“潤華”商標 2022-04-19
v 王思聰一句話,以嶺藥業又跌停,“百億院士”冤不冤? 2022-04-19
v 連續三年凈利下滑,“A股煉奶第一股”“第二曲線”短期或難見起色 2022-04-19
v 龍江銀行被開千萬罰單!18名高管被罰 2022-04-19
v 連花清瘟能預防新冠?王思聰喊話證監會:以嶺藥業連續跌停 2022-04-19
v 云從科技:2025實現轉虧為盈? 2022-04-15
v 世聯行踩雷巨虧,大橫琴多點輸血 2022-04-15
v 眾智科技一致行動人認定存疑 募資總額遠超總資產 2022-04-15
v 官網默認英文版,公允價值激增存疑,泰格醫藥身存多項謎團待解 2022-04-15
v 老藥力竭、新藥待成,步長制藥進入青黃不接時刻? 2022-04-15
v 加加食品實控人成“老賴”,加加食品成也楊振,敗也楊振? 2022-04-15
v 被鄭州樓市拖累的鄭州銀行,去年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飆升 2022-04-15
v 蔚來停產,李斌難捱 2022-04-14
v 晉商銀行:營收增速創四年來新高,房地產業不良貸款暴增30倍有余 2022-04-14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