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到天價后,片仔癀賣了80億

2022-04-19 14:27:00     來源:     編輯:bj001    

4月15日晚間,片仔癀公布2021年業績:全年營業收入約80.2億元,同比增長23.2%,公司凈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45.46%。

這是片仔癀幾年來最好的成績單。健識局梳理發現,自2017年至今,片仔癀年收入從37.13億元上漲至80.2億元,年均增幅超過13%。

營收逐年上漲,股價卻在過去一年從高位掉落,到今年3月16日跌至近兩年低點290元/股。相較于去年12月28日每股476.15元,跌幅將近40%。

4月18日收盤時,片仔癀總市值1890億元。據同花順iFinD數據:比最高市值縮水超千億元。

過去的一年,片仔癀價格炒作屢次掀起輿論,片仔癀被抬高到“藥中茅臺”的地位,一粒難求。很多市場人士認為,片仔癀早從藥品的治療屬性,演變到附帶金融屬性。

加之該公司管理團隊頻繁更換、產品持續提價,最終,醫藥產品上演了一場擊鼓傳花的資本游戲。

很多入局者都抱著賺一把就走,只是,持續下跌的股價讓他們跑不動了。

瘋狂炒作,推高股價

片仔癀是中醫藥老字號,主營業務包括:醫藥制造、醫藥流通、化妝品和日化,以及食品。2021年這四大板塊的營業收入分別是39.71億元、31.46億元、8.41億元、4488.67萬元。

其中,拳頭產品片仔癀(錠劑)是銷售重頭。但2021年報并未披露錠劑片仔癀的具體銷售額。

錠劑片仔癀一直被資本市場關注,這款產品主要用于熱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等各種炎癥。不過,近幾年在高端商務宴請圈中,很多人認為:喝茅臺前服用片仔癀,能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一旦與茅臺掛鉤,炒作不可避免。

片仔癀本身也一直在漲價。健識局不完全統計,片仔癀的零售價格已從2005年的每粒125元,飆升至每粒590元,公司主動提價超過20次以上。分析人士指出,價格上漲的本質與原材料稀缺有著必然的聯系。

片仔癀的主要成分為天然牛黃、蛇膽、天然麝香和田七。其中天然牛黃和麝香是兩味名貴中藥。康美中藥網顯示,2021年12月天然牛黃的報價約為480-550元/克,天然麝香國家統購價格為400元/克。西南證券研究顯示,目前國內被允許使用天然麝香投料的中成藥企業只有14家。

有概念、又稀缺,這是市場最喜歡的炒作對象。2021年6月開始,片仔癀變得奇貨可居,原價590元一顆的錠劑炒到最高2000元。

為緩解供應緊張、終端價格飛漲等諸多問題,片仔癀很快開通了天貓和京東的線上渠道,打擊黃牛從而規避規管風險。健識局注意到,目前片仔癀大藥房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上,一粒3克裝的錠劑總銷量已超過5000盒。而在京東平臺上,相同產品的用戶評價也超過了2000人次。

到2021年9月,片仔癀的炒作開始退熱。“黃牛”不敢再壓貨,普通民眾也開始觀望。

一漲一退之間,片仔癀已然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大幅上漲。

一年內更換兩任董事長

價格在狂歡,股價也在經歷“過山車”,就在這個時期,公司的一把手兩度更替。

2021年12月10日,片仔癀發布公告稱,董事長潘杰已提交書面辭職報告。辭職后,潘杰不再擔任片仔癀公司任何職務。

這已是片仔癀在2021年內卸任的第二任董事長。2021年4月,片仔癀前董事長劉建順因個人身體原因,向董事會申請提前退休,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下屬專門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作為已服務片仔癀22年的老將,潘杰臨危受命,使公司各項經營指標穩步增長。但最精彩的,還是這位老將的謝幕表現:

健識局梳理發現,潘杰在任的8個月,正是片仔癀錠劑從爆炒到退潮的8個月。

在這個階段,該公司股價也一路走高,達到491.88元的歷史最高點。然后,大股東就開始了減持,股價隨后轉跌。

潘杰已經走了,剩下的難題,擺在片仔癀新任董事長林緯奇面前。

林緯奇曾是香港漳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在出任片仔癀董事長之前,他是福建省漳州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從機關到國企,是個較大的轉型。

根據公告,片仔癀的發展戰略已從“一核兩翼”向“多核驅動”轉型:該戰略的核心是做優片仔癀,做大片仔癀牌安宮牛黃丸,做強片仔癀化妝品。

加大化妝品產品的投入,布局醫美是片仔癀今后的目標。片仔癀除了錠劑之外,旗下的“皇后”等品牌覆蓋珍珠膏面霜、眼霜、爽膚水等多種護膚品,也已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

2021年,片仔癀化妝品營收為6.85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2.91倍。

2020年10月,片仔癀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欲啟動分拆片仔癀化妝品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不過,時至今日,該分拆事宜仍未公布新進展。

喧囂之后,轉型之路注定不會平坦。

內容來源: 健識IPO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炒到天價后,片仔癀賣了80億 2022-04-19
v 潤華物業IPO再遞表,與“華潤”撞車至今仍無“潤華”商標 2022-04-19
v 王思聰一句話,以嶺藥業又跌停,“百億院士”冤不冤? 2022-04-19
v 連續三年凈利下滑,“A股煉奶第一股”“第二曲線”短期或難見起色 2022-04-19
v 龍江銀行被開千萬罰單!18名高管被罰 2022-04-19
v 連花清瘟能預防新冠?王思聰喊話證監會:以嶺藥業連續跌停 2022-04-19
v 云從科技:2025實現轉虧為盈? 2022-04-15
v 世聯行踩雷巨虧,大橫琴多點輸血 2022-04-15
v 眾智科技一致行動人認定存疑 募資總額遠超總資產 2022-04-15
v 官網默認英文版,公允價值激增存疑,泰格醫藥身存多項謎團待解 2022-04-15
v 老藥力竭、新藥待成,步長制藥進入青黃不接時刻? 2022-04-15
v 加加食品實控人成“老賴”,加加食品成也楊振,敗也楊振? 2022-04-15
v 被鄭州樓市拖累的鄭州銀行,去年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飆升 2022-04-15
v 蔚來停產,李斌難捱 2022-04-14
v 晉商銀行:營收增速創四年來新高,房地產業不良貸款暴增30倍有余 2022-04-14
v 安心財險經歷“1元保”風波后現狀如何?2021年全年凈利潤虧近2億 2022-04-14
v 雍禾醫療亟需自醫? 2022-04-14
v 造車、貨運、出海,誰是滴滴的第二條生命線? 2022-04-14
v 2021年營收竟不到200億,被指卯吃寅糧,汾酒遇到了什么“梗”? 2022-04-14
v 羅振宇創業板之路遇阻,知識付費該誰買單? 2022-04-14
v 零跑流血上市未卜,超越特斯拉之夢難圓 2022-04-14
v 陌陌沒落了 2022-04-12
v 微盟2021年報出爐:去年虧損近6億、近一年股價跌幅超7成 2022-04-12
v 9個月虧損近5億元 業績不穩的薇美姿上市路不太好走 2022-04-12
v 復星國際難言“快樂” 2022-04-12
v 老藥力竭、新藥待成,步長制藥進入青黃不接時刻? 2022-04-12
v 加盟商大量解約,“賭徒”酒仙網還能挺多久? 2022-04-12
v 知乎在港招股背后:阿里、京東血虧 啟明創投、今日資本等選擇減持 2022-04-12
v 青島銀行轉型路漫漫其修遠兮 2022-04-12
v 小鵬汽車?何小鵬之憂:為何越賣越虧? 2022-04-1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