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胡柏藩將又收獲一家上市企業。證監會公告,北京福元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元醫藥)IPO將于3月31日上會。
資料顯示,福元醫藥成立于2019年5月16日,前身為新和成控股集團旗下的三家藥企(北京萬生、浙江愛生、安徽福元)于2018年整合完成的北京萬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從事藥品制劑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品類豐富,藥品制劑目前主要涵蓋心血管系統類、慢性腎病類、皮膚病類、消化系統類、糖尿病類、精神神經系統類、婦科類等多個產品細分領域。
實控人曾卷入原紹興市組織部副部長“貪腐案”,員工涉嫌行賄報告期業務招待費累計達8,000多萬
資料顯示,公司前身北京萬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萬生藥業”),設立于1999年2月,是由國資北京市綜合投資公司和北京生物化學制藥廠共同設立;2007年12月,新昌縣合成化工廠以8,200.00萬元,通過拍賣會競得萬生藥業99.00%股權,成為萬生藥業第一大股東。
而新昌縣合成化工廠也為集體企業,2008年改制成“新昌縣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后又于2010年演變成“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和成控股的實控人為胡柏藩,胡柏藩通過新和成控股和勤進投資合計間接控制福元醫藥約 76.29%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根據胡柏藩履歷顯示,其于1988年11月至1999年2月,任新昌縣合成化工廠廠長;1999年2月至今,任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8年11月至今,任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現兼任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財經參考注意到,胡柏藩在早期經營新和成時,涉嫌向當地官員行賄。據新華網報道,紹興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蔣永舟因受賄被判11年,其在擔任新昌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新昌縣委副書記及紹興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期間,利用其分管干部人事、組織等工作的職務便利,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以及陳某軍等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或索取胡柏藩、李某波等15人的財物。
其實,福元醫藥員工中或也存在涉嫌行賄。2018年9月18日,浙江省臨海市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并作出了案號為(2018)浙1082刑初855號的《蔣禮慶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據顯示,2015年下半年至2018年6月,蔣禮慶在擔任臨海市玉峴衛生院負責人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藥品引進和藥品維護方面給多名醫藥公司業務員提供幫助,并收受醫藥公司業務員所送財物共計人民幣(幣種下同)約6.5萬元。北京萬生藥業有限公司(福元醫藥前身)的業務員柳某便參與其中,分多次將共計0.3萬元現金和0.1萬元中石化加油充值卡送給蔣禮慶,蔣禮慶均予以收受。
同樣,2017年12月6日,廣東省博羅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并作出了案號為(2017)粵1322刑初320號的《黃新運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據顯示,黃新運于2003年4月至2010年7月博羅縣人民醫院藥劑科組長、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任博羅縣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任博羅縣人民醫院設備科副主任,2014年4月開始任博羅縣人民醫院總務科副主任,在上述任職期間,在醫藥品采購活動中,利用職務便利,為醫藥銷售方代理經銷的醫藥品增加銷量提供幫助,先后收受醫藥銷售方回扣共計人民幣2242652.3元。萬生藥業業務員徐某就曾以回款返利的形式4次向其轉賬共19178元。
財經參考注意到,福元醫藥的銷售費用中,業務招待費用較高,2018年-2021年1-6月,其銷售中的業務招待費用分別為1,543.56萬元、1,798.60 萬元、1,486.58萬元和662.78萬元,管理費用中的業務招待費用分別為:569.70 萬元、709.64 萬元、739.51萬元和499.17 萬元,三年半共耗資8,009.54萬元。
營收數據財務勾稽關系異常,原材料數據異常
招股書披露,2018年-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1,990.92萬元、242,467.84萬元和253,535.15萬元,收入逐年增加,但這數據是否靠譜?
依據一般財務勾稽原理,與這個規模含稅收入相匹配的必然有相同規模的現金流量流入和新增相同規模的應收賬款等經營性債權體現。
以2020年為例,公司不含稅營業收入為253,535.15萬元,其中,外銷收入為2,942.45萬元,根據該年度外銷收入增值稅為0,內銷銷售產品適用13%的增值稅稅率核算,公司該年度的含稅收入約為286,112.20萬元。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54,995.78萬元,同時,2020年末的預收款項(合同負債)為3,428.12萬元,較2019年末的4,065.63萬元減少了637.51萬元,綜合預收款項影響,則與2020年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量流入金額為255,633.29萬元。
與含稅收入勾稽,則有30,478.91萬元的含稅收入因未收到現金流入從而形成了新增債權。
公司資產表顯示,2020年的應收票據為0、應收賬款為37,495.23萬元,應收款項融資為4,687.92萬元,壞賬準備為2,980.99萬元,合計金額為42,183.15萬元,較2019年相同科目不僅未增加,反而減少了6,271.89萬元;較上述勾稽得出數據少了36,750.80萬元。
那么,該差異是否由于票據背書等影響引起的呢?但招股書并披露相關數據。如此,如公司無合理解釋,則2020年,公司約3.68億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成了“無源之水”,既未收到現金又未形成新的債權,涉嫌虛增。同樣,報告期其他各期也存在類型情形,部分含稅收入來源不明。
此外,財經參考深入分析公司原材料數據間的勾稽關系,發現采購、耗用與庫存也不匹配。
招股書披露,公司原材料類別較為分散,種類較多,有藥用低密度聚乙烯瓶、甘油、阿卡波糖等10多種原料,包材等。
同樣以2020年數據為例,該年度主要原材料的采購額為21,348.47萬元,占原材料采購總額比例為40.25%,則該年度原材料采購總額為53,039.68萬元。
一般而言,材料等采購經過生產經營之后,完成產品銷售確認的部分會被結轉于營業成本,刨去研發所耗其余的會留在存貨當中。
2020年年度,公司用于生產和銷售所需的原材料體現在主營業務成本之中的直接材料金額為52,480.84萬元,占總成本比為71.64%。同時,該年度的研發中直接材料費用為3,439.47萬元。
采購與耗用之差(含研發)即為每年原材料新增之額。由上述采購和耗用的數據可知,2020年,公司原材料新增金額為-2,880.63萬元,即2020年的原材料庫存較2019年要減少2,880.63萬元。
招股書顯示,2020年,原材料庫存為10,750.45萬元,較上年的11,510.37萬元的原材料庫存,是出現了減少,但減少額僅有759.92萬元。
同時,公司的在產品、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均含有一定的原材料成本,2020年上述所有項目庫存額為13,497.36萬元,較2019年相同項目存貨增加了2,196.32萬元。那么,這增加的2,196.32萬元所含的原材料成本為多少?若按該年度直接材料占主營成本的比例71.64%測算,其增加的在產品、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的所含增加的原材料成本約為1,573.44萬元。綜合可得,2020年原材料庫存實際較2019年不僅未減少,反而增加了813.52萬元。較上述理論上減少的2,880.63萬元多出了3,694.15萬元。
那么,這多出約3,700萬元的原材料新增庫存來自哪兒?是公司為了增厚利潤虛減了原材料采購成本,還是為了配合營收虛增了耗用成本?為何差異顯著。
報告期市場推廣費超32億前五推廣商卻未披露,收入靠仿制藥銷售創新藥收入不足15%上市前大額分紅2.76億后又計劃募資3億元“補血”
重推廣、輕研發”問題在上市醫藥生物企業中仍較普遍存在。數據顯示,2020年,A股372家醫藥生物上市企業銷售費用金額合計2838億元,有68家藥企銷售費用超過10億元,其中上海醫藥超過百億元,達到128.6億元。
財經參考注意到,擬在上交所上市的福元醫藥更是擲重金花在銷售推廣上。數據顯示,2018-2021年上半年(報告期),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約為10.07億、12.98億、12.38億和5.9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9.85%、53.53%、48.80%和45.07%,即半數營收用于銷售費用中。
在銷售費用中,福元醫藥約八成的銷售費用用于市場推廣,報告期內,其市場推廣費分別為7.41億元、10.01億元、9.96億元和4.73億元,三年半,公司用于市場推廣的費用合計32.11億元。
不過,福元醫藥對于其推廣服務商的情況卻只字未提,及未披露前五推廣商的信息,又未披露各推廣商的交易額,而在公司的上市反饋意見中,監管層還要求說明前五推廣商金額變動較大的原因,以及其中部分推廣商成立當年或不足一年即成為發行人推廣商的原因,但招股書對此直接無視,秘而不宣。
從研發投入來看,福元醫藥并沒有隨著收入的增長而加大研發費用。2018 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4,218.02萬元、17,152.58萬元、14,087.61萬元及8,001.91萬元,出現了先上升后下滑的態勢,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7.04%、7.07%、5.56%和6.05%,占比整體出現下降。
財經參考注意到,雖然公司的業績不斷攀升,但主要依賴于仿制藥的銷售,2018年、2019年、 2020年及2021年1-6月,公司仿制藥產品對應銷售收入分別為174,812.18 萬元、214,708.60萬元、226,112.44萬元及120,749.73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6.54%、88.55%、89.18%及91.31%。則對應的創新藥不足15%。
我們知道,仿制藥批準上市前需通過一致性評價,公司部分藥品存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報告期內,公司未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61億元、7.2億元、6.73億元和3.19億元,占適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收入的30%以上。
另外,福元醫藥擁有150個藥品制劑境內藥品注冊批件,其中45個品種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88個品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2020年版);還存在部分未納入醫保中。
招股書顯示,福元醫藥此次募集資金達17.37億元,其中,3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但實際上,其并不差錢。從流動資金來看,公司現金流逐年攀升,截至2020年末,公司現金流凈額為3.87億元。從貨幣儲備來看,公司2021年6月末的的貨幣資金余額為4.41億元,其中4.4億元躺在銀行里“睡大覺”,用于收取利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分別于2019年4月、2020年5月和2021年4月進行了三次股利派發,金額分別0.6億元,1.08億元、1.08億元,三年瓜分了2.76億元利潤。
內容來源:財經參考
作者:王東升 肖敬遠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