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0年在管規模不足30億,6年未發新基……近日,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江信基金再度引發關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大股東為國盛金控(002670.SZ)旗下子公司國盛證券。今年上半年,江信基金延續過去三年的虧損態勢,凈虧損2229.97萬元。此外,其在管規模自去年9月底回升至36.04億元后,今年上半年末又縮水至29.67億元。
目前,江信基金旗下共14只基金,均成立于2014至2017年,其中多只產品業績跑輸同類。近來有消息稱,股東方國盛金控這些年的實控人持續更迭,導致旗下江信基金新發基金存在較多障礙,也因此錯過了發展黃金期。
(相關資料圖)
8月29日,針對上半年延續虧損、多年未發新基等情況,紅星資本局多次撥打江信基金公開電話,至截稿電話未接通。國盛金控董事會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經了解目前江信基金暫無發新基規劃,其他信息以年報披露為準。
上半年延續虧損,虧去2229.97萬
近期人員變更頻繁
江信基金目前共5名股東,大股東國盛證券持股30%,其余4名股東為金麒麟投資有限公司、安徽恒生陽光控股有限公司、鷹潭聚福投資管理有限合伙企業、鷹潭紅石投資管理有限合伙企業,均持股17.5%。
截圖自江信基金官網
國盛金控近期公布的2023年半年報披露,聯營公司江信基金上半年營收904.37萬元,同比減少52.79萬元;凈虧損2229.97萬元,造成國盛金控投資虧損668.99萬元。去年同期,江信基金也虧損了2495.59萬元。
截圖自國盛金控2023年半年報
紅星資本局梳理年報發現,截至2022年末,江信基金成立時間約10年,但已連續三年虧損,2020年到2022年凈虧損分別為1034.72萬元、2115.89萬元、6671.15萬元。
除了連年虧損,近年來江信基金人員變動頻繁。去年6月,江信基金連發三份增聘副總經理的公告,任命原亮、汪鵬為副總經理,任命鄭清麗為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去年11月,總經理初英因個人原因離任,焦毛被任命為新總經理。今年4月,督察長嚴命有因職務調整離任,總經理焦毛代任督察長一職。
目前,江信基金旗下有6名基金經理,共14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以固收類產品為主,其中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基金分別為4只、8只、2只。僅今年上半年,就有7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變動,其中江信匯福和江信增利貨幣A、B的基金經理變更了兩次。
連續6年未發新基
多只基金業績跑輸同類
成立初期,江信基金在2014年至2015年發行了江信聚福和江信同福A、C共3只基金,管理規模在2015年底升至近30億元。2016年至2017年,江信基金又陸續成立了11只產品,但管理規模仍不見起色,在2017年三季度末觸及40.57億元的高峰后回落。
事實上,自2017年8月成立江信增利貨幣基金以來,江信基金在過去的6年里“一基未發”,就連在公募發行大年2020年也未有動作。2020年至2021年,江信基金在管規模在19億-25億元之間徘徊。去年9月底規模回升至36.04億元,今年上半年末又縮水至29.67億元。
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2013年有超過10家基金公司成立,其中永贏基金、國壽安保基金、上銀基金、前海開源基金目前規模都已經跨入千億行列,永贏基金以3588.57億元的規模排在首位,興銀基金規模也接近900億元。
除了規模排名靠后,江信基金旗下多只產品業績跑輸同類。以混合型基金江信瑞福A為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該基金今年來虧損15.47%,同類排名1913/2252,近一年虧損23.74%,目前規模不足1億元,已淪為“迷你基”。
再以債券型基金為例,江信添福在所有基金中規模最大,截至二季度末A、C份額合計共8.86億元,雖然今年來收益為正,但A、C份額在同類排名均靠后,分別為533/743、585/743。
截圖自同花順iFinD
業績不佳與股東方所有權變動有關?
國盛金控董辦:以年報披露為準
江信基金也有過賺錢的時候,2015年至2017年,其凈利潤分別為1823.76萬元、908.91萬元、63.32萬元。在2017年1月,國盛金控連發兩份公告,擬收購國泰君安證券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股權,同時向中江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轉讓所持江信基金30%股權。
彼時國盛金控在公告中表示,看好基金行業發展前景,欲取得具有一定經營歷史、經營業績記錄良好、團隊穩定、口碑較優的公募基金公司控制權,“目前,國盛證券對江信基金僅擁有參股權,且江信基金當前業務結構相對單一,發展比較緩慢,不能滿足公司在公募基金行業業務發展訴求。”但最終因中江國際信托不符合股東資格,江信基金股權轉讓被迫終止。
據中國證券報等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指出,股東方國盛金控這些年的實控人持續更迭,導致旗下江信基金新發基金存在較多障礙,也因此錯過了發展黃金期。不過,該消息未獲江信基金及國盛金控回應。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20年8月中旬,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國盛金控的控股股東張家港財智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前海財智遠大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北京鳳凰財鑫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及北京鳳凰財智創新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立案調查。2022年9月29日,國盛金控公告稱,張家港財智、鳳凰財智、西藏迅杰新科科技有限公司轉讓過戶登記手續已辦理完成,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江西交投,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江西省交通運輸廳。
隨著國盛金控歸屬江西國資,江信基金后續如何發展引發關注。
8月29日,針對上半年延續虧損、多年未發新基等情況,紅星資本局多次撥打江信基金公開電話,至截稿電話未接通。國盛金控董事會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則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經了解目前江信基金暫無發新基規劃,其他信息以年報披露為準。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蔣紫雯 記者 俞瑤
編輯 余冬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