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天賜久治 生態畫卷”美譽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是傳統的畜牧業大縣。隨著青海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打造,久治縣順勢而為,做足了“牛”文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久治縣境內良好的生態環境(央廣網記者 賈海元 攝)
因地制宜 高質量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
被稱為青海“東南門戶”的久治縣地處青、甘、川三省交界處,獨特的地理和生態優勢孕育出了品種優良的久治牦牛。
為發揮資源優勢,久治縣積極打造“久治牦牛”品牌,在青海省“產業四地”建設全面起勢的東風下,“久治牦牛”品牌效應凸顯:2014年久治牦牛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2017年19萬頭牦牛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22年久治牦牛獲得青海省農產品氣候品質特有產品認證。截至2022年底,久治縣牦牛存欄28萬頭,完成農牧業總產值2.38億元。
與此同時,依托“久治牦牛”品牌效應,久治縣聚力建設“青甘川”三省活畜貿易陸港基地、高原有機牦牛奶生產、飼草種植等產業。久治縣集牦牛養殖、飼草種植、活畜交易、牛羊屠宰、奶制品生產和有機肥加工等產業配套相對完善、聚集程度較高的生態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一年一度的久治縣牦牛評比大賽(央廣網記者 賈海元 攝)
創新形式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在生態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初具雛形的同時,久治縣加快建設牦牛產品全程可追溯體系,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大力開發一系列牦牛副產品,助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久治牦牛”品牌效應直接加速了久治縣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截至目前,久治縣已組建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22家,建設實體養殖基地24處,發展生態家庭牧場5戶,千頭牦牛養殖基地8處。良好的資源稟賦、有力的政策支持,加之在生態家庭牧場、能人大戶的示范帶動下,群眾對發展生態畜牧業信心十足,入社積極性顯著提升,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生態畜牧業的發展。在推動一產發展的同時,部分有條件的合作社積極發展二、三產業增收空間,入社牧民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合作社分紅逐年增加。2022年全縣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實現收益分紅1500萬元以上。
厚植生態底色 共享“兩山”轉化成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久治縣牦牛產業的發展壯大、當地群眾穩產增收的美好生活,這一切都源自久治縣“兩山”轉化的路徑探索。
2022年以來,久治縣大力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累計投資10324.47萬元,治理黑土灘2萬畝、人工種草8.98萬畝、退化草原補播4萬畝、退化草原改良30萬畝、建設封育圍欄30萬米、鼠害防治170萬畝、草原毛蟲防治28萬畝、封山育林2萬畝、森林撫育3000畝、人工喬木造林800畝。并采取了以草定畜、草場整合、劃區輪牧等措施,使全縣退化草地治理率不斷提升,草場覆蓋度達到69.6%,草原環境持續向好。
隨著綠水青山生態紅利的不斷釋放,如今的久治縣,生態向好、城鎮宜居、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久治縣點“綠”成“金”的生動實踐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