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12月11日至12日,由珠海華發集團、北京歌華集團、香港設計總會、澳門設計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珠海國際設計周暨北京國際設計周珠海站如約而至。
本屆設計周主題為“幸福城市:設計、科技與生活”,包括主旨論壇、3場平行對話、5大學術主題展覽及線下設計之旅活動。來自海內外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家設計機構、逾千名設計師與近15萬觀眾一起在“云”上共襄本屆設計盛宴。
與前三屆不同的是,本屆設計周首次嘗試“線上+線下”雙線融合的方式,打通連接傳統展會與數字化展覽平臺的雙向通道,以 “云”展覽、“云”對話等創新模式探索后疫情時代會展業發展新路徑,以全新形象向世界展示珠海獨特的設計魅力。
據統計,94萬人次參與本屆設計周線上互動,進入直播間及線上展廳總觀看量近15萬人次,超過前三屆線下累計觀展人數總和。2天4場近14小時的直播,傳播覆蓋北上廣深及大灣區20多個重點城市640萬人群。
而在線下,共有近3000名珠海市民在“開眼界,求新知”的旅途中感受珠海設計的獨特魅力。
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昱東分析,本屆設計周熱度不減的原因,源于京粵港澳四方的專業精神和持續努力,也得益于前三屆活動的專業水準和品牌積淀,珠海國際設計周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盛會之一。
珠海國際設計周,正積極探索創新形式,“云上”的設計盛會,和往年一樣精彩。
2021珠海國際設計周線上論壇演播室
跨越時空的云上盛會
元宇宙概念下的科技與設計如何融合創新、如何發掘設計賦能“明日城市”的N種可能、服務設計如何在提升幸福感中擔當重要角色……這些聽起來新穎且充滿趣味性的觀點,鮮活地出現在2021珠海國際設計周的“云現場”,共同激發起人們關于設計、城市與幸福未來的展望與憧憬。
這一切,正好契合了本屆珠海國際設計周的主題——幸福城市:設計、科技與生活。
缺少了人潮洶涌的線下展會,突破時空限制的線上論壇和網上展廳卻并不寂寞。
本屆設計周“云展覽”板塊,設有國家形象藝術設計成果邀請展、2021韓國智慧城市主題展、2021青年設計100畢業展、城市印象·香港設計展、澳門新晉設計展5大主題展。線上對話環節則圍繞“幸福城市”、“明日城市”、“科技世代”、“創意花火”展開交流,邀請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章新勝,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吳志強、清大文產(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季、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海軍、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柳冠中、全球服務設計聯盟(SDN)上海主席黃蔚等眾多設計界大咖及學者線上參與。
2021珠海國際設計周線上展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式的大背景下,珠海國際設計周的很多活動在線上舉行,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珠海國際設計周學術委員會學術召集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原院長王敏表示。但他很快發現,雖然設計周的形式有所變化,但在業界專家和普通觀眾中的影響力更大了。
作為珠海國際設計周的衍生項目,“珠海設計獎-大灣區設計力”同樣申報情況熱度火爆,近100多份產品類項目、300多份人物類項目、500份項目報名材料,來源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多地。
2021珠海國際設計周澳門展
“無法面對面交流成為今年珠海設計周的一個遺憾。”王昱東表示,“但線上展的創新方式仍然給了我們面對變局的鎮定和勇氣,也將會成為這個時代的獨特記憶。”
設計“江湖”中的珠海元素
“世界上觀測地月距離最牛的地方之一,原來就在我們珠海。”在參加設計之旅之前,珠海第四中學西藏班的高二學生邊巴頓珠完全沒想到,鳳凰山上還有這么一處全球領先的“天琴計劃”激光測距臺站。在這里,地月測距已精確到厘米級。
設計之旅一向都是珠海國際設計周的重要板塊之一,而這一次,主辦方聚焦城市設計、工業設計、公益設計三大領域,以“從設計看珠海未來”為主題,緊貼珠海脈搏,設置15個優選站點,并舉行77場小型主題活動。活動設置在12月的每個周末,免費向市民開放,一經推出,線上報名名額即被“秒空”。
設計之旅啟動儀式選在位于珠海金灣的航空工業通飛飛機總裝車間舉行,這里是世界在研最大水陸飛機——鯤龍AG600的誕生地。有市民表示,了解到AG600在珠海完成從設計到總裝、再到首飛的全過程,作為珠海人感到非常自豪,“我特意帶著兒子過來的,一起感受國家進步的力量”。
南方海洋實驗室、華為鯤鵬創新中心、華為智慧視覺中心、羅西尼鐘表博物館、賽納3D打印、十字門中央商務區、香山湖公園……每一個站點,都代表著設計在某個領域的頂級運用。
在華發中演大劇院,聲學設計在這里被運用得幾乎完美。這座由行業專家德國米勒貝姆公司操刀聲學設計的音樂廳,自然混響時間達到1.5秒的世界頂尖水平。
在賽納三維科技,這家中國唯一掌握直噴式彩色多材料3D打印的自主核心技術廠商,正通過3D打印制作高精度人體器官模型,為復雜手術提供更智能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珠海在設計產業的確有值得驕傲的資本——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城市,格力電器和羅西尼分別還被授予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殊榮。
“我們希望通過設計之旅,將珠海設計產業的亮點串起來,讓它們發出更為耀眼的光芒。”珠海華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灣區崛起的設計新勢力
自2018年首屆舉辦以來,珠海國際設計周已累計吸引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名各界專家和資深人士齊聚珠海、跨界交流,并吸引了近200家參展機構、超過12萬人次觀眾到場觀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張閃亮的“設計名片”。
作為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新實踐,本屆設計周亮點突出成績斐然,殊屬不易。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珠海邁向灣區設計之都的征程再次提速。
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雀起,珠海國際設計周迄今僅開辦了四屆,它帶給珠海的,不僅僅是一場設計創意碰撞的頭腦風暴,更象征著一股國際級的設計新勢力在粵港澳大灣區迅速崛起。
珠海國際設計周連續成功舉辦,為一衣帶水的珠澳兩地在相關行業建立更緊密合作打開了廣闊空間,珠海市設計中心、珠澳設計中心也應運而生。
據介紹,自設計中心成立以來,目前已引進28家設計機構與企業,其中澳門企業有20家,形成了以澳門企業為主、珠海本地企業參與的共融格局,及設計產業全面發展,服務設計全民普及的良好局面。
2021年,設計中心陸續舉辦了珠澳高校全球服務設計共創節、“天沐河杯”橫琴城市藝術設計大賽、設計力·大咖說系列分享講座、“2021珠海院校優秀畢業設計作品聯展”等活動,推廣和普及設計理念,將設計融入到珠澳生活、生產和城市的方方面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吳志強表示,珠海國際設計周最重要的貢獻,是形成了一股凝聚力,將業界專家的目光聚焦在珠海。
“我們在珠海達成了當代中國設計師的共同價值觀。”吳志強說,“珠海國際設計周讓我們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設計明天的試驗地,并從珠海將最新的設計理念傳播到全世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