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1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文化館了解到,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成都市文化館主辦,四川音樂學院、四川民族大學、成都商報、成都交響樂團大力支持的“大運音浪”系列街頭藝術表演在8月9日順利落幕。
大運會舉辦期間,“成都街頭藝術表演”項目著力營造成都街頭走走看看、處處遇見音樂、處處可賞演藝的大運氛圍,組織招募了200余組成都街頭藝人、專業院團樂員和藝術院校師生作為城市音樂志愿者,以“點面結合”的方式,重點于大運會期間在綠道公園、文博場館、重點景區、古鎮古街、文化地標、特色街區等16個大運重點點位和24個常規點位開展千百場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主題街頭藝術表演。
“成都街頭藝術表演”共計吸引市民游客50余萬人次現場觀看,其中國外游客、大運會運動員及嘉賓、新聞媒體記者約2000余人次,助力助彩國際音樂之都建設,為國內外嘉賓游客傳遞民族文化藝術,讓成都聲音、民族藝術名揚海內外,助推提升城市美譽度和知名度。
成都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廣泛開展音樂為主的街頭藝術表演,大力塑造城市音樂文化風景線,今年3月起,在大運會前期開展了700余場“迎大運·樂動蓉城”——“大運音浪”大運主題歌曲傳唱活動,通過多主題聯動、互動參與的形式,用音樂講好成都故事,展示街頭藝人喜迎大運的精氣神,進一步增強大運歌曲的傳唱度,在全市了營造濃厚的大運氛圍。
在“大運音浪”系列街頭藝術表演中,重點呈現器樂類演出,既有二胡、琵琶、古箏、馬頭琴、竹笛、箜篌等民族民間音樂,又有大提琴、小提琴、單簧管等西洋樂器,以音樂為媒,努力傳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共賞古樂、共奏民樂、共談音樂的方式,與全球各國運動員、嘉賓、游客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共享大運盛會。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編輯 蘇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