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內地險資大舉舉牌A股的上市公司,使得險資舉牌成為一個市場非常主流的操作,那深港通開通以后,會不會出現,內地險資大舉舉牌港股的情況呢,筆者覺得可能性不小。
我們先看下,為何內地險資要大舉舉牌A股上市公司,核心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當前內地低利率和高收益資產荒導致負債端成本約在6%左右的中小保險公司的壓力巨大,加大股票配置是現實的選擇;第二,如果持有A股上市公司份超過20%(或5%并獲得董事會席位),則保險公司可獲得額外優勢:如果按權益法記賬,則上市公司凈利潤都確認為保險的投資收益,賬面回報率大幅提升且不受股價下跌的影響,未來如果股價上漲賣出還可賺取差額收益;如果進入董事會可影響上市公司的分紅或轉增計劃;此外,還能降低償付能力資本的要求;第三,壽險公司可以通過賣保單的方式大規模融資,且資金成本低于信托和銀行貸款,壽險牌照可作為杠桿融資平臺配合其實際控制人進行戰略收購,寶能收購萬科就是典型的杠桿融資收購模式。
基于以上這些原因,那如果深港通開通,筆者認為港股市場上低估值的藍籌股就很有可能成為內地險資舉牌的對象。因為在深港通標的里面,有很多屬于股權分散,高ROE且現金流充沛的公司,那這種公司就非常符合險資的需求,特別是在目前A股的估值普遍較高,舉牌的獲利空間相對較小的背景下。
從監管的角度看,自從保監會9月發布《關于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允許險資險資參與滬港通以來,險資南下情緒已然高漲。據21世紀經濟報道,平安、人壽、安邦和泰康等4家大型保險機構已經開立港股通賬戶,另外,太保、新華、人保、華泰、太平和中再等正在申請開立賬戶。
險資對港股標的舉牌,筆者覺得有三方面的動力,首先是很多港股公司的經營實體在內地,便于了解和調研,其次是香港市場的監管方式和內地有很大不同,相對來說,比內地更寬松,這樣,容易通過資本運作來達到提高收益的目的,第三,筆者認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人民幣貶值的大背景下面,通過收購香港市場優質資產,可以達到分散部分利率風險,獲取高額股息以及匯兌收益的目的。
因此,筆者覺得投資者可以在深港通開通以后,關注內地險資對于香港的藍籌公司和優質公司資產的收購動向,爭取取得滿意的回報。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