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鄧淑文
8月20日至25日,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共同發(fā)起、華中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承辦的2023年度“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中小學教師培訓(武漢分會場)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辦。
武漢分會場由華中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在武漢各單位協(xié)辦,主要面向來自湖北、湖南和安徽的121名小學科學老師。培訓課程將上傳至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滿足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提升需求。
開班儀式上,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陳迪明表示,“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是一項培養(yǎng)造就一批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專業(yè)化中小學科學教師的高規(guī)格、高水平專項行動。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副院長關武祥說,此次活動是積極深化科學普及和科學素質建設的具體舉措。下一步,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將與科教部門繼續(xù)深化合作,發(fā)揮各自特色優(yōu)勢,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為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新貢獻。
“以此次培訓為新起點,我們?yōu)樘岣呋A教育科學教育的質量貢獻青春力量。”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阿奎利亞學校老師呂丹說。
據介紹,在為期6天的培訓中,華中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孫和平等十幾位專家學者和基礎教育一線教師圍繞科學前沿、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傳播、科學教育等領域,通過專題報告、實踐演練、匯報研討、模擬教學、參觀場館等形式,幫助參訓教師開闊科學視野、提升科學思維。
據悉,“全國科學教育暑期學校”中小學教師培訓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統(tǒng)籌,依托12所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地方分院及院屬單位,每年在北京等12個城市舉辦12期培訓。
(受訪單位供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