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7 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國際合作社日,是聯合國為了紀念國際合作社聯盟成立 100 周年所設立的“合作者的節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ooperatives),代表著全人類的合作共贏精神。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對于人類來說,合作似乎是一種天性,我們經常能看到,當遭遇巨大的天災人禍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團結在一起。但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發現,有些人就像是團隊里的“攪屎棍”,總是特立獨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不愛跟別人合作。
(資料圖)
恰逢國際合作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合作與競爭到底是不是人們的天性?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別人合作?
01
你是合作者還是競爭者?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George Kelly)等人早在 1970 年,就開始研究一個問題:合作或競爭,是人們一時興起的隨機做法,還是一種穩定出現的特點?
于是他們利用博弈論中常見的囚徒困境來研究這個問題。囚徒困境是很經典的社會兩難問題,它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但其不變的核心是:如果多數人都做出對個人最有利的行為,就會對所有人都造成不利的影響。
例如下面的這個囚徒困境游戲: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游戲的每個回合,雙方都可以選擇選項 X 或選項 Y,但雙方并不知道對方的選擇。例如,在第一回合中,你想要合作,于是選擇了 X,希望對方也跟你一樣選擇 X,但對方卻想要競爭,于是選擇了 Y,結果在這個回合中你損失了 6 塊錢,而對方則贏得了 6 塊錢。同理,在第二回合中,你吸取教訓,要收回損失,于是選擇了 Y,沒想到對方也選擇了 Y,于是雙方都損失了 1 塊錢。
如果雙方都希望合作,就會都選擇 X,雖然贏得少一點,但總不至于虧錢,但凱利等人的研究發現實際情況并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人們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表現出了相對穩定的合作或競爭傾向,合作者總會傾向于合作,而競爭者總想著跟別人競爭,當合作者遇上競爭者,事情也就跟著變得復雜了。
后來的研究者將其稱為“社會價值取向”,它就像是一根坐標軸,以合作與競爭為維度,每個人因其合作或競爭傾向的不同,分布在坐標軸上不同的位置,但總體來說,可以把個體劃分為四種類型:熱愛競爭的競爭者、與世無爭的個人主義者、喜歡合作的合作者、樂于助人的利他主義者。
02
如何與競爭者達成合作?
囚徒困境問題雖然只是一個游戲,然而這卻跟人們在生活中很多沖突都有相似之處。
比如近幾年流行的“內卷”現象,熱衷于“內卷”的人們只想著如何與別人競爭,卻不愿意跟別人一起合作共贏,由于“收益努力比”的下降,導致大家的努力都變得更廉價了。
再比如生活中一些有限的資源,包括水和能源等,隨心所欲地使用這些資源,則個人的收益是最大的,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不加節省地使用,必然會導致資源的短缺和環境的惡化,那么最終所有人的利益都會受損。
加以節制,才能讓能源可持續。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發現,身邊經常會存在競爭者,他們更喜歡在競爭中得到更大的利益,而不顧團隊的得失。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與這樣的人達成合作呢?心理學家們對此做了很多的研究,在這里我們列舉 3 個比較常見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溝通建立雙方的信任感
面對團隊中的沖突,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只要雙方溝通交流,那就可以很容易達成合作。
當然,心理學家也是這么想的,為了證明溝通是否能促進合作,有研究者重新設計了一個名為貨運游戲的兩難問題,雙方可以通過對講機進行溝通。然而,實驗結果卻發現,即使雙方可以互相溝通交流,但他們的收益并沒有顯著的增加。
原來這是因為雙方在這個游戲中總是在威脅對方,他們的溝通根本沒有建立信任感,自然而然也就不會有合作雙贏的局面出現。
于是研究者繼續改進了該實驗,他們特別指導了雙方應該如何去溝通,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結果發現,當溝通建立了信任感的情況下,雙方的收益都有了顯著的增加。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事實上這也很符合我們現實中的情況,當我們陷入沖突時,很多人在氣頭上,都會用威脅的方式來逼迫對方合作,甚至是屈服于自己,最終導致雙方都遍體鱗傷。
但如果我們可以換位思考,有意識地去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那么對方也會傾向于合作,最終達成共識。
方法二:嘗試達成整合式解決方案
在我們前面提到的社會兩難問題中,人們一般只有少數兩三個選項。但這其實也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相似,人們很容易出現極端化的認知偏差,當發生沖突或面對抉擇時,經常會認為這只能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結果,導致人們很難有耐心繼續溝通下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擁有更多的選擇范圍和討價還價的空間,這其實就是協商的過程,雙方并不是只能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可以通過提出要求和建議,最終達成雙方的一致同意。而在這個過程中,整合式解決方案是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一個協商方式,雙方根據彼此不同的利益,達成利益的交換和妥協讓步。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但是心理學家也發現,整合式解決方案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因為越是在得失攸關的事情上,人們更重視自己的利益,也越難信任對方。這時候,第三方的協調就會很有效,因為旁觀者清,第三方往往更能幫助雙方看到合作雙贏的解決方式。
因此,當我們希望促成合作時,通過借助第三方的協調,協商出一個整合式的解決方案可以說是最有效的辦法。
方法三:多發積極有趣的表情
在現代社會中,線上交流的頻率可能并不少于面對面交流。因此,很多需要合作的事情也順其自然地發生在線上。
一說到線上交流,人們最喜歡發的就是 Emoji 表情。心理學研究早就發現,Emoji 表情在人際關系中起著很強大的作用,積極的 Emoji 能夠提高人們的好感,多發積極的表情還能讓人更討人喜歡。
善用表情符號,也能讓你的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國內的一篇研究表明,在社會兩難問題實驗中,向對方發送開心的表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對方的合作意愿,發送中性的表情會導致中等程度的合作意愿,而發送憤怒則會讓合作意愿降到最低。
因此,當我們希望對方與自己合作時,不妨多發一些積極有趣的表情,這不僅可以緩和氣氛,還能傳達自己的合作意向,引發對方的積極情感,促進雙方的共同合作。
參考文獻:
[1] [美] 埃略特·阿倫森, [美] 提摩太 D.威爾遜, [美] 羅賓 M.埃克特. 社會心理學(第8版)[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
[2] 王娜.(2012).中國人人格特質結構對合作的影響機制. 心理與行為研究(02),92-97.
[3] 謝曉非,余媛媛,陳曦 & 陳曉萍.(2006).合作與競爭人格傾向測量. 心理學報(01),116-125.
[4] 楊秦麗.(2022).開心與憤怒Emoji誘發的合作行為差異(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
作者:ACC心理科普 科普創作團隊
審核:唐義誠 北京中科普心理心理健康促進中心 副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