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草新編》:。此物敗毒祛邪,不傷元氣,但功用甚緩,可治緩病,而不可治急癥者也。近人以之治輕粉結毒,正取其緩消,而不損傷元氣故耳。然而,經(jīng)年累月殊無功效者,單藉一味以作湯,而不加補氣血之味也。茍用數(shù)兩(何本 作萆薢四兩),先煮湯以煎藥,不須十劑,而輕粉之毒全消,楊梅之毒亦散矣。
或問萆薢非土茯苓,別一種也,萆薢生于川蜀,而土茯苓處處有之,未可以二物而合為一也。曰:萆薢,即土茯苓也,豈特一特而兩名之,一曰拔葜;一曰冷飯塊,一曰岐良,是一物而五名。生于川蜀者曰萆薢,其生于他處者,隨俗名之,正不止四名已也。大約川蜀所產(chǎn)為第一,他處用一兩者,川蜀只消用五錢,故古人取川中萆薢,而不取他處也。然而,生他處者,未嘗不可解楊梅結毒,要之地產(chǎn)雖殊,而秉性無各別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