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工業 上樓
丨中國 深圳
→ 寶安客運中心城市更新單元“工業上樓”
-無極之城-@ AG匯創
深圳,一座無限蘊含創新文化基因的城市。寶安,作為全國“工業上樓”模式的先行者,也正在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地。寶安客運中心“工業上樓”項目基地原為寶安客運站,位于深圳寶安國家高新區鐵仔山片區,與機場臨空經濟區緊密銜接,同時臨近多個科創中心,是深圳“西協”戰略的新興產業集群節點。
基于片區價值框架,立足城市更新,依據“工業上樓”模式,設計立意“無極之城”,聚焦科技創新產業資源集聚,構建兼具預見性和超前性的未來產業智慧樞紐,旨在打造產城融合新地標、塑造大灣區新工業典范,以科技創新引領城市發展。
大灣區新工業典范
“工業上樓”迭新產業空間模式
AG匯創設計團隊秉承“六大設計原則”, 以“三大紐帶”為導向,通過無極“紐帶”將山河與無極空間引入其中,同時延續信息之脈,融合自然與科技,以無界共生式規劃及混合立體化功能布局,營造兼具拓展性、多樣性、宜居宜業的綜合環境,創建集工業、研發、商業、綜合配套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業森林”,并以此回應“20+8”政策,緩解制造業加速升級與城市產業空間資源緊缺問題。
→ 場地利用策略?AG匯創
產城融合新地標
“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遵循“科、產、城、人”融合發展策略,構建融于山水的自然生態格局,AG匯創設計團隊搭建高效合理、清晰完善、靈活智能的結構邏輯:園區總體規劃東西雙塔,中間以裙房作為“紐帶”連接,以“無極之環”為中樞連接各個方向,輻射至不同的領域,串聯起“生產、生活、生態”,同時以前瞻性布局鏈接未來二期,締造產城融合新地標。
→ 規劃布局 ?AG匯創
生態:延續自然資源,營造立體生態環境
項目場地東接企龍山公園,西眺大鏟灣,臨近地鐵交通12號線,兩條軸線在此交匯,通城達海。巧妙扭轉塔樓朝向,雙塔樓回應城市與山海軸線。塔樓與場地形成夾角,以敞開的姿態形成門戶廣場,多角度開發城市窗口,營造友好共享的城市界面。延續自然生態資源,將建筑、景觀交織匯聚,形成和諧的有機整體。
→ 視線通廊?AG匯創
生活:豐富多元,一站式公共活動空間
一系列豐富多元的公共活動空間交叉賦能,激發場地活力,提升片區居民生活幸福感。空中花園、屋頂跑道等一應俱全,宛如一座小型公園,滿足健康休閑的同時優化園區“微氣候”;文化社群空間、商業滲透其中,同時無縫鏈接軌道交通,形成立體生動的空間體驗,打造一站式公共活動空間。
→ 開放高效交通分析 ?AG匯創
生產:有機共享,激發創造力與生產力
整合地塊功能,重塑智造核心,拆分模塊化體量,適應工業化生產。充分考慮生產、科研辦公人員的交流與互動需求,工廠與研發東西雙塔并行向上,分割成一系列層疊的城市聚落,通過多樣化、親切感、松弛感的互動環境激發創造力與生產力。AG匯創設計團隊也希冀以此吸引并留住寶貴的年輕人才,構建人才高地,共創未來。
→ 集約高效功能利用 ?AG匯創
→ 科創門戶廣場?AG匯創
深圳新能源智慧燈塔
功能性與標志性的完美平衡
簡潔明快的建筑風格,通過錯動、旋轉、虛實等手法,使模塊化體量產生豐富的變化,在注重功能性的平面與注重標志性的造型之間找到平衡,創造出引領未來的工業建筑形象。純粹的線條模擬生命力量,縱橫延展,使工業化立面與結構完美結合。無極形體如同未來工業的設計藍圖, 展示了制造的精密工藝。“空中燈塔”構成鮮明的建筑標識,強化地標性與辨識度,多角度開放的城市窗口,可從不同樓層、不同角度欣賞城市與自然景觀。
→ 功能性與標志性的完美平衡?AG匯創
多元底盤-高效集約的超強基底
多元底盤以“世界樹”枝干的形態向不同方向延展,支撐起無極限連接共享平臺,工廠與研發東西雙塔并行向上,分割成一系列層疊的城市聚落,攀登至空中花園觀城望海,最終達到城市科技中心高點,展望未來,登峰造極。豐富的配套服務以及架空設計,最大程度為“園區智造”提供便利性和開放性。與縱向塔樓多元空間連接,形成立體漫游生態,實現集約高效的功能利用。
→ 多元底盤 ?AG匯創
→ 觀城望海?AG匯創
→ 研發共享交流空間分析?AG匯創
→ 研發空中共享大廳?AG匯創
水滴廣場-TOD立體交通樞紐
水滴廣場如同微縮城市綜合體,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娛樂的一站式聚集地,全天無縫連接地鐵交通系統與園區生產、生活動線;同時作為開放的場地門戶,匯聚前沿科技,這里不僅是科創展示窗口,也是AI文化交流區,助力城市智慧核芯發展。巨大的玻璃幕墻,內外空間的通透感賦予街區、客流間良好的交互屬性;豐富多樣的活動空間最大化導入商業人流,雙向促進場地和城市的互動,提升空間價值。
→ 城市智慧核芯,TOD立體交通樞紐?AG匯創
→ 科創展示場所?AG匯創
→ AI文化交流社區?AG匯創
一脈雙塔垂直連接-互動共生式產業體系
西塔高度188m,東塔采用退臺處理,由低到高依次為28m、64m、96m,東西雙塔一體化,構成有機整體。借助資源的配置與整合,低樓層布局為生產車間,高樓層為研發和辦公,形成垂直連接,能量和信息自下而上迅速傳遞;同時通過嚴謹的交通動線,實現高效協同,致使同領域企業聚合式發展,構建共生式、互動式緊密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 剖面分析?AG匯創
→ 塔樓立面節點設計?AG匯創
無限利用的共享公區,以開放靈動、多維無界的空間特點為更高品質辦公提供支持。企業會客大堂,集等待、休憩、交談等功能于一體;創意休閑沙龍空間具備極高的靈活性,且可適應未來功能和布局的變化;藝術化旋轉樓梯,不僅實現了樓層間的交流,也引發交流創意,打造出有溫度、人性化、多元高效的辦公體系。
→ 企業會客大堂?AG匯創
→ 創意休閑沙龍?AG匯創
綠色可持續-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統一
社區注重可持續發展,確保與周邊環境協調共存。結合深圳當地氣候以及東西雙塔不同朝向的光照情況,以退臺協調周邊日照需求;空中花園和室外綠化遍布整個項目,減少熱島效應,兼顧社區需求;綜合優化幕墻體系設計,實現自然遮陽,改善室內光環境,節約能耗,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統一,其中西側標志性研發辦公樓達到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
→ 建筑節能設計?AG匯創
模塊化設計-超級一體化系統
將建筑元素模塊化,建立超級一體化系統,搭建高效集中的功能模塊,為企業提供更靈活、可靠和具有競爭力的使用空間。揭示場地的內在構造,各個功能模塊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亮點空間點綴其中,保障廠區系統穩定運轉。合理適宜的空間產品尺度和位置,讓整個園區物業資產價值得到充分保障,給予企業用戶最大的賦能。
→ 模塊化 - 現代化工業形象?AG匯創
→ 超級板式生產線空間?AG匯創
面向未來- 5.0透明工廠
項目廠房前瞻性運用5.0透明工廠模式設計,外立面大面積使用玻璃幕墻,以輕盈通透的形象,打破對傳統工業廠房的認知。同時融入數字智慧+綠色低碳,建立智能倉儲系統;透過數據分析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庫存優化和供應鏈協同;超級生產線為廠房靈活配置提供足夠的空間,打造集生產、展示為一體的高效集約廠房,重新定義工廠形象。
→ 生產廠房立面節點設計?AG匯創
→ 超級生產平臺 透明工廠 展示工廠?AG匯創
“無極之城”不被固定在傳統的邊界內,在“紐帶”的連接下拓展成一個無邊界的未來空間。在這里,高科技產業推動著整個城市向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為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 Project Information:
項目全稱 | 寶安客運中心城市更新單元“工業上樓”項目
項目地址 | 中國·深圳
建筑面積 | 191,492m2
項目類型 | 工業上樓
項目狀態 | 中標候選
甲方單位 | 深圳市寶投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方案設計 | AG匯創
聯合單位 | 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主創 | 呂達文、蔡暉
設計團隊 | 何振鋒、康巍、李金沂、李嘉、郭趙薇、向丹瑞、溫嘉思
效果圖動畫 | 毛姝娜、肖鐘歸、熊樹良、林劍
↓ 關于AG匯創丨ABOUT US
AG匯創于2007 年在香港創立,是由一百二十余位來自全球多元化背景又充滿創造力的設計師組成,國際化的觀念,不同的文化背景,帶來了設計的多元與前瞻。在都市建構中,我們期望尋求設計的開放與創新,并通過對文化藝術、功能策略和與自然形態的多維思考,建立起建筑與城市、人與空間的情感聯結。
于建筑實踐中,我們關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的跨界研究,嘗試探索城市公共建筑及其城市界面塑造的多種可能,并以跨領域的開放與兼容完成對建筑語言的轉譯,從而創造出新的建筑范例。
于空間營造中,我們從香港多元尺度及高密度的城市空間得以啟發,關注文化、形態、功能、尺度等及人與空間、人與人間的聯系,進而嘗試探索高密度城市下垂直社區聚落與日常多元尺度空間的設計演繹。
立足于文化與創意視角,我們在積極參與學術和文化研究的同時作品也屢獲國際權威專業設計大獎,其中包括德國iF 設計大獎、美國IDA 國際設計金獎、意大利A 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鉑金獎和香港建筑師學會大獎等。同時我們也積極關注并參與當代藝術與設計,并多次受邀參展國內外個展,包括英國倫敦建筑節、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日本Good Design Award、香港Common Room & Co. 聯合展覽和香港深圳建筑城市雙年展覽:建筑十章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