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八賢王”人物原型趙德芳與那份神秘的“金匱之盟”毫無關系,他的名字從未出現在其中任何一個版本之中。讓他與接班人聯系起來的,只是趙匡胤死后宋皇后對大太監王繼恩說的一句話:快,快,召德芳進宮。此時的趙德芳剛滿十八歲。
(資料圖片)
“楊家將”的保護傘——“八賢王”,真實歷史中結局如何?很慘!
976年舊歷十月二十日凌晨,五十歲的趙匡胤駕崩。史書中留下的“燭影斧聲”的寥寥數筆,也為趙匡胤之死留下太多謎團和猜測。
第二天,趙光義在無詔、無合法手續的情況下自行、強行登基,史稱宋太宗,并當天改元太平興國。這時候就必須說一說曾經的三個潛在的接班人——趙廷美、趙德昭和趙德芳的個人命運了。
事實上,“八賢王”人物原型趙德芳與那份神秘的“金匱之盟”毫無關系,他的名字從未出現在其中任何一個版本之中。讓他與接班人聯系起來的,只是趙匡胤死后宋皇后對大太監王繼恩說的一句話:快,快,召德芳進宮。此時的趙德芳剛滿十八歲。
趙德芳已于去年出閣,領了與哥哥德昭出閣時一樣的貴州防御使。想必在當時混亂不堪的情況下,誰率先進宮,誰就可能從宋皇后那里以趙匡胤口諭遺詔的形式接過大宋的最高權杖。
王繼恩當然沒有去傳召趙德芳,而是領來了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一切都落定了。
趙光義登基后冊封趙德芳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走的同樣是趙德昭的老路。太平興國三年,德芳被加為檢校太尉。太平興國六年,二十三歲的趙德芳去世。
沒人知道他是病死,是意外死亡,還是被加害致死,總之這就樣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消失,從世界里再也沒有音訊,剩下的只是回憶。
再說說盟約里的第二輪皇位繼承人趙廷美。太平興國元年,一切如盟約里規劃的那樣,趙廷美被封為齊王,后改封秦王,領開封府尹、中書令,儼然是皇儲的標配。太平興國七年,趙廷美因涉嫌勾結兵部尚書盧多遜謀取帝位,開封府尹職位被趙光義罷黜,放逐到洛陽。
在洛陽任西京留守期間,趙廷美仍涉嫌與盧多遜謀劃,除保留秦王名號外其他本兼各職全被削奪。
兩年之后,被降為縣公的趙廷美在房州(湖北房縣)去世,時年三十八歲。死后的趙廷美甚至被剝奪了杜太后嫡子資格,想想趙光義也真夠挺會玩的。
至于趙德昭,終于被趙光義封王了。太平興國元年,趙德昭接任趙廷美的侍中、京兆尹,并被加封為武功郡王。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光義親征遼人占據的幽州,戰敗之后與大部隊失散,群龍無首的大臣中有人提議擁立德昭為帝,讓趙光義很是不爽。
大軍回師后,趙德昭建議叔叔雖然在幽州失利,可應該封賞之前在與北漢的太原之中獲有軍功的將士,惹炸了趙光義。
趙光義不陰不陽地回答說,等你做了皇帝,再行賞不遲。隨后趙德昭自盡身亡,年僅二十九歲。之后被追封為魏王、吳王、越王。
至此,趙光義的皇位接班候選人只能出在他的兒子們之中了,以上很有可能都是他做的局。至道三年(997年),曾為開封府尹、太子的第三子趙恒繼位,是為宋真宗。
此后一直到帝國滅亡,北宋皇帝全都出自太宗一系。到趙構在臨安開創南宋,因膝下無子,過繼來的德芳后人趙昚,成為宋孝宗。
從宋理宗起,南宋皇帝全都出自趙匡胤一脈,用另一種悲劇方式實現了金匱之盟的約定。
大宋皇權經過二百多年的傳承,晃晃悠悠轉了個大圈,最終又重新回到太祖嫡脈上來。只是,發生在趙家皇族的三大謎案金匱之盟、燭影斧聲、德昭自刎,至今依然在歷史的迷霧中隱隱閃閃,繼續拷問著人性的本善本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