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互聯網大咖云集水鄉烏鎮。去年,習近平主席與烏鎮養老照料服務中心老人的隔空對話,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這個千年古鎮。今年,烏鎮智慧養老推出了2+2新模式。經過一年的發展,究竟有何不同?
2+2新模式 核心是醫養結合
去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前夕,一則新聞使烏鎮成為全國焦點——“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落戶烏鎮足不出戶遠程就醫”。
作為全國第一家互聯網醫院,烏鎮邁出了“互聯網+”醫療的重要一步。來看看數字:累計服務3.5億人次,單日問診服務3.1萬人次。比一家三甲醫院還多。烏鎮互聯網醫院就像一個連接器,用互聯網技術連接了全國2400多家醫院、26萬名副主任以上專家,7200多組國內頂尖專家團隊,在網上開通自己的診室,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國的老百姓都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專家服務。
有著“互聯網+”醫療基因的烏鎮,也自然而然開始探索醫養結合與“互聯網+”相融合的全新模式。
以壹零后智慧養老云平臺的健康管理流程為例,“互聯網+”醫養結合的模式是這樣實現的:
如此一來,每個烏鎮老人的健康情況一目了然。老人的年齡段分布,都患有哪些慢性病,治療情況如何……都可以在云平臺上找到答案。對于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來說,省去了去醫院排隊掛號、檢查的麻煩,在家中就可以接受醫生會診。此外,掌握了老人的健康大數據之后,不僅有助于醫生做出全面正確的治療方案,還便于機構或社區的服務人員為老人提供針對性的膳食評估、生活方式調整等專業化建議,可謂一舉多得。
線上+線下相結合 醫養服務全覆蓋
烏鎮智慧養老2+2新模式即:智慧養老綜合平臺、遠程醫療平臺+線下照料中心、衛生服務站。單純依靠線上無法構成真正的智慧養老,還必須有“地面部隊”、要線上線下相結合。在烏鎮,為老人提供線下服務的是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內容包括:健康檢查、康復理療、上門照護、預防保健、陪同就醫、開方拿藥、養生建議、精神慰藉等。
據悉,烏鎮還在不斷發展三里塘、浮瀾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二級站點。如此一來,烏鎮所有的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多元化的醫養服務。
未來的老年生活什么樣?
有了烏鎮智慧養老為樣板,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下未來的老年生活:不必搬去養老院,在家中也可以安然養老。
身體不舒服了,通過設備測量并上傳數據,醫生遠程診斷開藥;社區服務站接到訂單后,將醫生開好的藥直接送到你的家中;遇到突發狀況,緊急呼叫社區附近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救助。
不想做飯,直接通過設備或App下單,就有服務人員上門做飯;家電壞了,不用打電話給子女,一鍵呼叫專業人員上門維修;覺得無聊了,在線報個名就能參加社區的各種興趣活動;想念遠在外地的孫子孫女時,直接拿起電話,就可以視頻通話;子女通過智能設備或App,可以直接查看父母身體狀況。
然而,科技永遠取代不了親情。在我們享受高科技為養老帶來的各種便利時,也應想到:
比起電子屏幕,父母最想看的,還是近在眼前的你。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