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9:00,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走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自身經歷、百度的技術情懷、對人工智能未來的前景展望等為出發點,以“下一幕,由你開啟”為題,與學子們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感悟與心得。
談學習 獨立思考能力最重要
李彥宏說,他上大學的時候還沒有“學霸”這個詞,“說實話我也不是班里數一數二的學生,中學的時候永遠是要拿最高分。大學的時候思路轉變,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喜歡的學科上,所以總體上靠前但并不是每一科都學得很好。我也不是‘三點一線’,北大校園也是很漂亮的,愿意在戶外轉一轉,聽聽講座, 看些閑書,參加業余club,大學生活還是豐富的,并沒有按‘學霸’生活方式來。現在條件好很多,可以選擇做的事情很多,更沒有必要‘三點一線’了。”
李彥宏說,他上大學最得意的事是,北大每年五四青年節期間要搞辯論賽,每個系都要組隊,他是參加北大辯論賽的唯一一個理科生。當時理科生全部棄權,他所在的信息管理系,一半文一半理,雖然忙但覺得有意思,戰勝對手,感覺很好。
談起出國留學,他說,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今天,畢業后你可以選擇做公務員、進公司,做一些喜歡的事情。現在提供的選擇多,高校學術水平也遠非昔日能比。
出了學校之后最需要的能力,李彥宏認為是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你要想,要不要讀博士?要不要創業?不停地有新的選擇放在你的面前。
談創業 順應趨勢是最大的智慧
有科大學子問,如果再給您一次選擇,碩士畢業后,是去華爾街、硅谷還是回國創業呢?
李彥宏說,我自己想做什么事,是逐步清晰起來的。并不是說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就說想放棄去國外機會或者回國創業。我在學校讀了兩年,發現我不愛做教授,而是進入工業界。進入華爾街工作的時候,他們覺得最寶貴的人才不是計算機而是金融。我覺得走錯地兒了,就去了硅谷。
對于有沒有更短的路徑走到今天?李彥宏坦誠地說“不好說”。當時畢業的時候有去華爾街和硅谷的選擇,去華爾街因為給的工資高,而且華爾街在做信息檢索,是我的興趣所在。我進入華爾街做的事情,和現在做的是相關的。有沒有更短的路徑呢?我覺得如果我一畢業就進了硅谷,也許我不會選擇回國,而是選擇在硅谷做一個搜索引擎公司。
所以,做了什么決定永遠都要往前看,你肯定不會后悔的。
李彥宏說,我喜歡“智慧”。有些人非常聰明,但過了很多年之后,他發展并不如你好。聰明的人,智慧上并沒有高人一籌。智慧是能看到遠方。我覺得對一個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是有沒有“wisdom”,能不能看到未來的趨勢?你怎么能順應趨勢,做自己擅長的。
談人工智能 最缺的還是人才
對于人工智能,李彥宏表示,總體水平還是美國在全球領先,我們應該說起步并不晚,機會能抓住很多。中國互聯網經過20年發展,市場已經非常大,百度、阿里、騰訊都有一定的積累。我們可以參與全球的技術競爭,本質又是全球的人才競爭。百度五六年前就開始慢慢積累這方面的人才技術,到了今天,我們在不少人工智能的領域,用戶畫像、自然語言的理解等方面處于比較領先的技術。短板是中國公司大部分只能吸引到華人。如果說美國匯聚了全球人才,而我們只有華人人才。所以我們在硅谷建立了研究院,但這不是長久辦法,最終有一天,需要所有國家的人,都喜歡到中國來,覺得中國是創業、研究最好的地方,那時候才能說中國的公司全球領先。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