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僅半年估值五千萬 這位80后要打造匠心文化領域的獨角獸

2016-10-24 15:28:48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自2016年3月5日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時,一位85后已在2016年的1月份完成了公司的核名注冊,開始布局匠心文化領域的業務鏈條,并起名“匠心傳奇”。有朋友開玩笑說:“你比總理的話更有前瞻性,他卻說要緊跟政策的節奏,抓住百年一遇的機會,而中國社會方方面面都需要工匠精神。”他就是北京匠心傳奇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堅守,一位具有傳統思想思維與互聯網傳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85后創業者。

北京匠心傳奇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匠心文化發掘、傳承、弘揚的品牌文化管理傳播機構,目前旗下子業務品牌《匠心傳奇說》,運營4個月已估值五千萬。而其他子業務端也在精心的布局,其中包括匠心榜頒獎盛典、匠心電商、匠心學院、匠心紀錄片拍攝團隊、匠心文化行業白皮書,徹底構建全產業鏈匠心文化傳播系統。而《匠心傳奇說》定位為一個引領各行各業匠心文化傳播發揚的自媒體多渠道傳播平臺。目前運營4個月估值已過五千萬,當下匠心文化在中國的崛起,讓很多投資機構非常看好《匠心傳奇說》及匠心傳奇其他業務鏈,外界對于《匠心傳奇說》給予了很高贊譽,形容《匠心傳奇說》將是匠心文化領域的《懶熊體育》,而懶熊體育的估值已超過四千萬,與懶熊體育垂直于體育商業媒體領域不同的是,《匠心傳奇說》依托工匠精神、匠心精神橫跨社會行業,托起社會的各行各業對于匠心精神傳播的需求,在業務和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數倍于懶熊體育。

《匠心傳奇說》目前的采編團隊已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以匠心精神為民,從不同的行業角度發掘行業匠心、發掘富有匠心精神的品牌、個人、領導人、企業創始人、優秀企業;已深度策劃了企業家匠心精神巡禮任正非、柳傳志、褚時健等精美極致報道,傳遞工匠文化精神,演藝明星匠心系列梁朝偉、張家輝、劉德華、楊麗萍等精美極致報道,傳遞工匠文化精神,影視導演系列李安、王家衛等精美極致報道,傳遞工匠文化精神,實體制造業匠心系列星河灣、萬科王石、中國明椅、愛馬仕優雅匠心、ID 珠寶、浪鯨衛浴、卡薩帝等精美極致報道,傳遞工匠文化精神,德國工匠精神巡禮,探秘世界知名汽車保時捷、奧迪、寶馬等精美極致報道,傳遞工匠文化精神,聚焦G20峰會上的中國制造·匠心品質、華裔大媽爆紅日本被譽為國寶級的保潔工等系列報道。

在我國,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在傳統文化中不難尋其蹤跡。從莊子“技進乎道”到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他們所提到的“技”,指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體現在產品“從99%提高到99.99%”的過程中,它是認真、執著、精細、完美的代名詞。正是技術從業者們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讓生產過程成為類似工藝品的雕琢過程,鑄就了我國傳統制造業曾經的輝煌。有人說《匠心傳奇》運用互聯網思維站在下一個時代的維度去顛覆品牌、顛覆文化的行業獨角獸,同時,通過匠心文化喚起個人、品牌、企業、行業、社會對于工匠精神落地傳頌。

《中國制造2025》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但目前,我國制造業依然存在著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問題,部分產品不能滿足日益精細化的消費需求。有鑒于此,我們亟須堅守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打造“創造中國”的金字招牌。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