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福州文化,品嘗中國福州茉莉花糕——暢享文化與味蕾的饕餮盛宴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承不息;五千年的文明之光穿越時空,星光熠熠。當歷史的步伐漸行漸遠,無法割舍的是對文化底蘊的堅守,以及對燦爛文明的摩拜。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圖騰,但經典可以永恒傳承,歷久彌新。正如在老福州人的記憶當中,“千家萬戶遍植茉莉, 婦孺白首皆焙香茶”, 生動刻畫出福州茉莉花茶賦予當地人民“一擔茉莉一擔金”的流金歲月。
茉莉花的價值不僅在于它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更在于其豐盈的精神價值。茉莉花潔白無瑕,芬芳馥郁而不嬌艷,代表著高雅、圣潔、純真,也寓意著士大夫品行高尚、淡泊名利。在傳統的民俗中,茉莉諧音"莫離”,蘊含著永不分離的愛情。
正因如此,茉莉花自古以來受到眾多人的喜愛。茉莉花在福州生根宜居的千百年來,不但成就了一個入選中國和世界名茶的茉莉花茶產業,而且深刻影響和豐富了福州的人文精神。茉莉花茶蘊含著花的奉獻和茶的包容,經過歲月的積淀,已成為福州城市文化名片。
作為福州特有的文化標記,茉莉花文化歷經歲月洗禮越發熠熠生輝,它承載著古今,昭示著未來。正如始創于清同治四年,目前是福建省現存年代最悠久的歷史名店——聚春園,156年風雨兼程,156年春華秋實,將歷史文化與餐飲文化完美融合,在時空穿梭中為一代又一代人帶來文化與味蕾的饕體盛宴。
聚春園兩次被國家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且擁有福建省唯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烹飪技藝“聚春園佛跳墻制作技藝”的老字號“聚春園” ,以不斷創新的理念和精神,讓傳統美食成為文化載體。任憑歲月流傳,四季更迭,始終保持生機活力,“聚春園” 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走出了“中華老字號”華麗轉身的堅定步伐。
扎根于福州這座有著悠久歷史與深厚底蘊的城市,聚春園吸取著豐厚滋養,激發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從福州市花茉莉花中尋找傳統美食與文化相容相通的融合點,讓茉莉花香綿延不絕傳千里,是聚春園在新時代展示出的新作為,讓人們有了親近福州文化,品嘗茉莉花糕的良機。
烏山怪石嶙峋,林壑幽勝,天然形肖,素有“蓬萊仙境”的美稱。為烏山代言的是茉莉花冰糕,綠豆餡和茉莉花醬搭配相得益彰,帶來別樣的味蕾享受,品嘗過后念念不忘。
茉莉花冰沙酥則是對位于福州城內東南的于山的生動詮釋與再現,外包裝上的形似巨鰲的山峰,讓人們不由得想起六鰲勝跡:攬鰲亭、倚鰲軒、應鰲石、接鰲門、步鰲坡、叢鰲峰。而茉莉花冰沙酥的獨特的冰沙茉莉餡,也一定會流傳開來,成為吃貨眼中的最愛。
屏山位于舊城正北,其形如屏,故稱屏山。明朝曾于山上蓋有樣樓,是當時福州最高的建筑物,又稱鎮海樓。1987年新辟的屏山公園,則為屏山增添了一抹現代氣息。一款茉莉花湘蓮糕便是屏山的代表,將屏山之美刻畫得惟妙惟肖。而茉莉花醬和白蓮餡等配料,帶來的享受一樣十分走心。
白塔位于于山之麓,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于唐天佑元年建造的。手打茉莉花餅是白塔的“化身”,包裝盒上的白塔極具神韻,彰顯濃郁的歷史風韻。手打茉莉花餅的配料中有牛奶桃山皮、手打茉莉餡、茉莉花醬,讓經典的味道永傳承。
烏塔位于烏石山東麓。唐貞元十五年(799年)。觀察使柳冕為德宗祝壽而建,名為無垢凈光塔。茉莉花禮餅則以白芝麻、花生、茉莉花醬為主料,讓你在唇齒留香之間欲罷不能。
茉莉花香芋芝士是福建省第一大江閩江的“代言人”,夠成了福州山城相依、山水環抱的城市特色。芋泥餡、茉莉花餡、奶油奶酪風味醬等配料,讓每一口都唇齒留香。
正所謂,七溜八溜不離虎糾,知所從來,方知所去。“中華老字號”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小時候的味道”永續傳承,更在于它用一種濃濃的情懷溫暖了你我,照亮了前程。正如聚春園中國福州茉莉花糕,讓飲食成為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親近方式,讓中華文化的傳承找到了新的載體與路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