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三聚氰胺”奶制品污染事件曝光,消費者對中國奶業的信心跌至谷底。為此,國家監管部門和民族乳企在這過去的8年中,將“安全”放到生產首位,更對全產業鏈進行結構性調整和改革。據今年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國產的牛奶已經進入最安全的時代。但受事件影響,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任程度并未改善,轉而更青睞進口液態奶。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1-9月全國共進口液態奶48.75萬噸,同比增長56.5%。由此可見,民族乳企8年來為生產安全牛奶做出的各種努力未見成效,未來該如何破局?
面對進口液態奶的沖擊,“中國優質乳工程”勢在必行
2015年6月,第六屆中國奶業大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國內乳企欲合推“優質乳工程”對抗進口奶。
2016年9月,第五屆海峽兩岸巴氏奶發展論壇上,18家國內知名乳企共同發起建立“優質乳工程朋友圈”,以“踐行中國優質乳工程,提升民族奶業核心價值”
同月,在歷經兩年的嚴苛試驗優化、數據監測分析、評估審核環節后,新希望乳業旗下的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我國首家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巴氏奶驗收的企業。
2016年11月5日,央視CCTV-2《中國財經報道》乳業專題,獨家走進雪蘭牧場,作為全國首家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驗收的新希望雪蘭,正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國奶業翻身第一戰做好排頭兵!
生產全程全方位展示,看得見的放心很重要
乳業產業鏈改革的重點是:采用科學可持續化的奶源采集方式、牧場的數字化現代化管理、冷鏈運輸管理過程的全程追蹤等,但消費者很難感知這方面的改變對自身的影響。面對消費者對中國乳企沒有信心的表現,央視主動選擇了新希望雪蘭對消費者進行全方位的報導,在節目中毫無保留地展示優質乳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讓乳企全透明化,旨在讓消費者重獲信心,也為中國乳業正式正名。
作為全國首家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驗收的企業,新希望雪蘭,從奶牛的選擇到育種、牧草的選擇到營養搭配、牧場的選址、采奶到加工檢驗、全程冷鏈,均是同步了世界最先進、科學的標準,讓優質乳真正達到與世界同步。如何培養最優質的奶源、如何通過提升工藝減少對牛奶的加工,如何通過多道出廠檢測對成品進行嚴格把關,都是優質乳生產過程中缺一不可的關鍵。
“鮮”戰略布局,云南消費者率先喝上優質乳
作為國內低溫奶的領軍企業,新希望乳業集團在全國堅持了十多年的“鮮戰略”布局,在全國十多個省市有著自營牧場、現代化低溫工廠、全冷鏈運輸系統等成熟的上下游生產鏈架構和較高的行業引導力。所以國家奶業創新團隊在反復調研考察后,選定了新希望乳業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并聯合奶源、科研、生產、質檢和營銷等部門,組建了優質乳科研攻關小組,選擇了集團旗下的雪蘭子公司,作為首個開展試點。
自去年三四季度以來,在農業部、中國奶協的乳品質量檢測中心的96批次的嚴格檢測中,以及新希望乳品檢測中心累計684批次的嚴格檢測下,新希望雪蘭的產品質量100%達到優質乳標準。新希望雪蘭乳業成為我國首家通過“中國優質乳創新工程”巴氏奶驗收的企業,云南消費者率先喝上了優質乳。
作為“中國優質乳工程”排頭兵,雪蘭在行動
“中國優質乳工程”的推行只是中國民族乳企“翻身仗”的開始。新希望集團作為“中國優質乳工程”的排頭兵企業,已經開始利用自身覆蓋全國的區域性乳企聯隊優勢率先開始復制昆明的成功經驗。
未來,要讓全中國消費者都喝上“優質乳”,則需要更多像新希望雪蘭這樣的乳企不斷加入,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推進中國乳企走向更深層次的供給側改革。正如央視主持人所說,“優質乳”是中國乳業未來發展應該努力的方向,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終于在邁出了第一步。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