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京東宿遷宿豫農村電商這一年

2015-12-21 12:55:41     來源:     編輯:    

2015年12月17日,江蘇宿遷——作為國內著名的“白酒之都”、“水產之鄉”,江蘇宿遷重點縣域于2015年年初與國內率先發展農村電商的京東集團,聯手打造“一村一品一店”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即在宿遷市所轄重點縣域內,實現每個村有一個地方特產,并有能力經營一家網上專營店。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中,宿遷下轄宿豫等重點區縣與京東聯手,初步實現以“互聯網+”促進一二三產業提升效益的同時,更以“一村一品一店”的蓬勃發展活力,吸引更多人加入農村電商大軍。作為獨立專屬的地方特產頻道,“京東商城·宿遷館”聚集了當地優質的農副產品、生活用品以及工業品類,惠及全國億萬城市消費者。截至目前,宿遷館已有入駐和正在洽談商家120家,已簽訂合同上線47家,上線產品2200多個,涵蓋食品飲料、電腦辦公、家用電器、家裝建材、酒類、生鮮、母嬰、鞋靴等京東8大類目。不論是品類數量,還是交易量,宿遷館在京東商城已上線的500多家特產館(店)中名列前茅。

3F戰略驅動傳統縣域經濟發展

“從今往后,我們本地生產的黃花菜、大米、罐頭等都可以在網上購買和銷售。”在宿豫曹集鄉旱閘村,京東電商推廣員吳媛琳,在電腦前一邊忙碌,一邊和前來購買小家電的村民張美華交流。

今年2月5日,京東農村電商全國首個示范縣(區)在宿豫揭牌。為此,該區依托黨群活動中心、村居便民服務站和個體商戶等平臺,在全區共建立216個京東電商鄉村合作點,每個合作點分別配備一名專職推廣員和義務宣傳員,按照“買全國”和“賣全國”的思路,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店”建設工程,協調京東開通宿豫當地特色農產品網店銷售綠色通道。

不過幾天的功夫,大興花生、陸集粉皮、新莊蓮藕、宿豫金針菜等以往只有當地人熟悉的地方特產,全部在京東商城上架銷售,成為全國消費者看得見、吃得著的“宿遷名片”。這一切,都得益于京東集團CEO劉強東2015年4月提出的發展農村電商的“3F戰略”:具體包括“工業品下鄉”(Factory to Country)、“農村金融”(Finance to Country)和“農產品進城(生鮮電商)”(Farm to Table)。在該戰略的指引下,京東基于迅速搭建的農村電商網絡逐步為農民提供了涵蓋這三方面的電商服務,利用“工業品下鄉”推動城鄉消費公平,在“農產品進城”中聯手地方政府與企業創新“互聯網+農業”新興業態,并以“農村金融”作為撬動農村經濟的重要杠桿,探索利好農民消費與生產,并對農民生活和生產方式以及農村經濟發展形態產生重大影響。

在上述農村電商的閉環模式中,為了打通“農產品進城”這最后一環,京東及時發現了廣大農村亟待產業結構升級與消費者期待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這一對“供需矛盾”,并積極整合資源推廣“一村一品一店”的發展模式。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認為,“一村一品一店”是京東農村電商戰略的核心。“能夠在每個村子扶持一個品牌特色產品,比如在我的老家宿遷種黃花菜,京東的收購價格是當地市場的兩到三倍;把特色農產品做出品牌獲得市場認可,消費者也愿意為其買單,從而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水平。”他說。

京東農業大數據幫助農民增收

2015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倡導互聯網創新成果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入融合,從而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抓緊國家利好政策“互聯網+農業”的春風,京東農村電商抓緊推動“3F戰略”實施,旨在通過聯手地方政府與企業創新“互聯網+農業”新興業態,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幫助農民增收。

為此,在啟動農村電商戰略之初,京東即將“地方特產館”頻道作為農產品進城的一個重要通道進行建設。2015年7月6日正式開館的“京東商城·宿遷館”,通過優選當地特產,并由當地政府、京東、經營企業嚴控特產品質,面向全國消費者推廣蘇北特產。作為京東集團地方特產館的標桿,“京東商城·宿遷館”具有品類全、費用少、資源多、結算快的優勢,企業只需提供營業執照、注冊商標、質量檢測報告等材料即可申請上線銷售。截至目前,宿遷特產館上線產品2200多種,既包括釀酒、生鮮等農特產品,也涵蓋電腦辦公、家用電器、母嬰等其他品類;“京東商城·宿遷館” 同時建設線下產品體驗館,致力于建立定制服務實驗室,為網上購物提供先行體驗,為定制經濟及訂單式農業發展提供研究和試驗基地。

“要是沒有京東這個平臺,我這金針菜不可能銷售這么好這么快,村民們的種植積極性也不可能提得這么高!”今年夏天,在宿豫區丁嘴鎮登山村“一村一品一店”秋香丁莊大菜合作社,負責人李明十分欣喜地說,“過去有的鄉親認為金針菜費力費時,索性不種了,現在看到體驗館里的銷售如此火爆,預計年底發展到5000畝不成問題,沒想到京東大數據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這么管用!”

原來,宿豫區通過采取“互聯網+基地(龍頭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借助京東大數據平臺,分析農產品市場信息,指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科學種植,避免盲目跟風種植。農業龍頭企業則根據京東訂單組織生產經營,防止出現賣難。據了解,目前該區已有42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牽手”鄉村,種植原料基地面積逾3萬畝。

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宿豫區138個村居共建立216個鄉村電商合作點,“一村一品一店”共幫助農民完成訂單1.7萬個,上線銷售產品230余種,實現網上購買額600余萬元,網上銷售額2.5億元。

農產品品牌化促進生鮮電商發展

聯手宿遷開展“一村一品一店”的創新農村電商模式,京東農業電商的發展恰逢其時。正如京東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所說,“一村一品一店’模式是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創新,以“互聯網+農業”為主線,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為解決三農問題開創了一條全新道路。通過與宿遷宿豫合作整合地方資源,培育“一村一品一店”的農村電商生態環境,京東以業界領軍的電商平臺、推廣資源,力促當地特產“品牌化”。

在大力支持宿遷特色產品推廣的同時,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推動特色農業的規模化,并通過覆蓋生產、種植源頭到加工、生產的標準化管理與品質控制,確保特色產品經過商品-特品-優品的層層篩選,由京東自建倉儲物流的標準化配送,令特產館中展示的“宿遷美味”在一至兩天內直達城市消費者餐桌,從而完成3F戰略中“農產品進城(生鮮電商)”(Farm to Table)這重要一環的業務運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農村電商生態建設支持方面,京東集團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推進農村電商基礎網絡建設與農村網絡創業人才培訓。通過完善的京東農村電商基礎網絡,以及成熟的面向區域市場基層人員的培訓體系,為“一村一品一店”模式下的農村電子商務創業提供有關業務、技能方面指導,提升創業人群在電子商務平臺應用能力,及其農產品網上經營策略與技巧。

宿遷宿豫發展“一村一品一店”模式的范例,只是京東農村電商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縮影。下一步,依據京東集團農村電商3F戰略,京東農村電商未來將以產業孵化園為中心推進發展“農村產業鏈經濟循環體”和“智慧農業生態圈”,并將重點開展地方特產線上運營團隊的培育,以農村企業家為導向的電商及互聯網人才培訓體系,旅游開發服務等,建立綜合型的農村生活服務體系、農產品質量保證體系以及農村經濟發展體系。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