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黨”,即專門收集各互聯網企業相關優惠促銷活動,并以相對較低成本、或零成本換取相應產品或服務的人群。而這種行為,被稱為“薅羊毛”。此前有報道稱,曾活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羊毛黨”最高月收入可達五萬。而由于此類行業不斷下調針對用戶的補貼活動,如今他們的收入相比以往也有大幅度縮水。但是,這并不代表“羊毛黨”們會就此收手。
近日,網絡安全公司白帽匯公布了一項針對“羊毛黨”的調研結果。由于獲利相對豐厚,同時操作簡單、風險小,目前企業被“薅羊毛”事件仍舊實時上演。而“羊毛黨”背后完整的產業鏈,幫助他們能去涉及不同行業的各類企業,其造成的直接損失無法估算。
司機吐槽引發關注,可代下單可教技術
據白帽匯安全實驗室成員介紹,他們對“羊毛黨”事件的關注,源于一次打車出行。在與司機聊天的過程中,無意中說到司機之前曾接到一個從市區到郊區的訂單,完成后卻收不到錢。出于職業習慣,他們懷疑司機遭遇了傳說中的“羊毛黨”,并成功的被薅了羊毛。
針對此類情況,記者也在網絡上進行了簡單調查,發現確實曾有用戶通過網絡新聞、或在論壇發帖稱訂單完成后收不到錢。而在一些網絡交易平臺,記者也發現存在著不少相關商品出售。一些店主宣稱“代叫專車快車,全國任意里程25元”,或“餓了么下單優惠券,立減15元” 。其中,也有店主表示可以“包教技術”,“限時收徒,只需200元”。
已形成完善產業鏈,或涉及多個行業上萬企業
記者發現,在相關“人士”的指點下,一次完整的“薅羊毛”過程并不復雜。首先去相關短信平臺注冊,以獲取短信驗證碼。之后,需要借助專門的“薅羊毛”軟件。該軟件會調用打碼平臺的API提取手機號、幫助用戶完成一系列注冊流程。之后,用戶便可使用這個手機號去登陸相關平臺進行正常下單操作。
這類手機號以170等虛擬號段為主,從短信平臺到定制化的“薅羊毛”軟件,整條產業鏈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其中,從業人員甚至針對某出行平臺頻繁更改應用機制等不利于“薅羊毛”的策略,去專門加快了薅羊毛軟件的迭代速度。
目前不少企業都為新注冊用戶提供如代金券等優惠措施,普通用戶即可通過這種方式,不斷變換手機號去注冊新用戶,并使用獲取的優惠券等形式獲得費用減免等實惠。而至于文中開頭提到的司機完成訂單但是并沒有收到錢的情況,則是利用了此前相關APP發現的漏洞。
“羊毛黨”自出現后也有過一段復雜的經歷,甚至曾有不少行業的公司抱著不同目的表示歡迎來“薅”。但仍處法律灰色地帶的他們對正常運營中的企業來說確實造成了不小損失,妨礙了其正常發展。因此,這部分企業也在積極采取措施打擊此類現象。
在這份調研報告的結尾,白帽匯安全實驗室也為深受其害的企業用戶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即借助其威脅情報基礎,針對該產業鏈各環節特性建立基于手機號、IP等信息對應行為、特征的企業威脅情報數據庫。通過建立健全基于用戶信譽的風控體系、加強安全預警機制等手段,有效降低企業損失,幫助企業抵制“羊毛黨”。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