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16中國互聯網法制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蘇澤林,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李巍,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秘書長何勇,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民庭庭長馬軍等領導出席會議。騰訊、百度、京東、人保、平安、太平洋保險等企業及清華、北大、北航等學術機構均參與了本次大會。會上,區塊鏈技術專家,保全網創始人CEO高航發表了題為“保信任,鏈價值”的主題演講,與各領域專家探討了區塊鏈技術在互聯網保險行業的應用與發展。
高航引用了保監會原副主席魏迎寧的觀點作為開場,認為區塊鏈技術將作為保險創新中解決信用問題的一個底層技術手段。他介紹到,區塊鏈作為支持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以其分布式共享賬本的結構,巧妙的密碼學共識機制,成為了支撐起價值互聯網的信任協議。通過密碼學規則實現的前后相連的鏈式結構,配合分布式的透明監督,區塊鏈保證了區塊鏈上歷史記錄的真實和不可篡改,而共識機制的加入也使得區塊鏈上的數據實現了與物理世界的事物一樣的唯一性特點。
他還列舉了一系列保險公司擁抱區塊鏈的新聞。如平安保險加入R3區塊鏈國際金融聯盟;眾安保險基于智能合約開發分布式文件存儲;陽光保險推出了國內首款具備區塊鏈特性的微信保險卡單。以及國外的安盛、英杰華、安聯等設立區塊鏈投資基金,吸收區塊鏈創業團隊等案例。
高航認為,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互聯網保險將成為保險市場發展的新機遇,但互聯網保險的創新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從線下轉到線上的銷售方式上,而是應該進一步實現保險從售前審核、銷售過程回溯到理賠流程的簡便化與自動化,并且真正發揮互聯網的長尾效應,以金融化的保險資產實現價值穿透。
以售前調查為例,投保人可以通過將自身的健康狀況申明提交給醫院系統,醫院系統自動比對醫療記錄后將經過私鑰簽名后的認證數據上傳至區塊鏈上,保險公司即可通過醫院公鑰認可投保人健康狀況是真實可信的。而在投保過程中,包括健康狀況驗證等在互聯網上所產生的流程數據以及最終的保單數據、支付記錄都相應地蓋上時間戳后上傳至區塊鏈,從而留下完整的證據鏈條。并且由于區塊鏈記錄不可篡改卻可追溯的特性,投保人在網上的數字痕跡的區塊鏈留存也因此符合了保監會《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
高航指出,當前的互聯網保險仍然以線上銷售線下理賠的模式,雖然在入口端增加了保險銷量,卻沒有在保障端提高用戶的便利程度,他引用英國民航局的統計數字,指出14到15年間有55.8萬名乘客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放棄了航空延誤險的理賠申請。而區塊鏈智能合約通過將保險合同條款轉化為鏈上代碼,則能夠實現達成條件的保單即刻自動理賠,并完成資金的自動劃轉。由于合同條款上鏈,區塊鏈的透明公開性還能實現利益相關方對條款及執行記錄的公開監督。
“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在于實現了互聯網上信任的傳遞與價值的穿透。”高航用比特幣在去中心化情況下解決了雙重支付問題作為例子,指出了區塊鏈在分布式互聯網上首次實現數據可信化、唯一化、數字資產化的成果。并指出,數字化的電子保單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也將實現價值的跨區域流轉,從而使得保單特別是面向個人的壽險作為金融資產擁有更大的流動性,激活金融體系毛細血管中的價值。“實現了價值流轉和信任傳遞的互聯網保險,最終會回歸保險行業的本源——分布式的互助保險”,高航對互聯網保險的未來也做出了展望。
演講最后,高航還宣布,為了助力互聯網保險的健康發展,保全網已與易商互動達成合作共同推進區塊鏈應用在保險領域的落地。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