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一笑風波看公益新考題,區塊鏈技術或成更可靠的信任公安

2016-12-05 12:50:41     來源:     編輯:bj001    

距網紅主播“詐捐門”不到一個月,羅一笑再次刷屏朋友圈,發起者僅半日就募得善款200余萬元。隨后劇情反轉,網絡上各種質疑的聲音相應而出,將這起事件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實上,網絡“詐捐”案例并不少見,對社會信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如何杜絕出現下一個羅一笑?是社會慈善公益面臨的新考題。技術或許是一個新出口。

區塊鏈技術或成可靠的“信任公安”

近年來,微公益、公益眾籌等新公益形式層出不窮,但模式的創新和升級并沒有很好的解決信用問題,信息的真偽和求助者背景都無從考量。

這并非不能通過技術來解決的。在2009年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的概念后,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持續走紅,至今無一例安全問題產生。而比特幣經濟的核心技術——區塊鏈更是備受追捧。

什么是區塊鏈?打個比方,可以將區塊鏈比作一個一個的方塊或一臺臺電腦,也可以是某一個人的計算機設備。這些獨立的設備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被一個龐大的系統組裝起來。在這些串聯設備上,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會有若干個人參與到其中,參與的同時會把這些東西記錄儲存下來。由于同時參與的人和記錄的人比較多,單方面偽造的可能性會比較低,從而實現讓“信任也可以基于技術進行傳輸”。

網絡平臺之所以出現詐捐等詐騙事件,一是監管的缺失,另一是用戶對自身部分信息的隱瞞。而一旦區塊鏈技術加入到平臺中,能夠實現 “去中心化”和“自證公正性”,從而起到了通過技術進行信息監督的作用,讓平臺更加公開透明,就像一個“公安人員”一樣為平臺中的一切信任安全“堅守崗位”。

區塊鏈技術助力公益慈善更加公開透明

區塊鏈技術因其去中心化、高安全性、無法篡改、可追溯和資料公開透明的技術特性,得到網絡互助等新興公益平臺的青睞。

“區塊鏈技術從規則制定到流程監管到數據追溯等多個方面防止了信任透支的惡果發生,解決了平臺信任安全問題,讓信任也可以得到傳輸。”眾托幫創始人兼CEO喬克介紹: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為核心的網絡互助模式,與區塊鏈技術有天然的相配性。

今年10月,共青團中央青年文創藝術節開幕式上,網絡互助平臺眾托幫提出將在近期推出“心鏈”新產品,用區塊鏈為慈善加固保護圈。

“利用區塊鏈的先進技術為每一筆善款設置了安全防線,保障每一筆款項數據的公開透明與信息的不可篡改,通過完整的風險規避措施來保障用戶的基本利益,讓每一份善心都不被辜負。”喬克表示。

據了解,眾托幫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網絡互助平臺,其用戶總量已經突破400萬。同時,眾托幫也是網絡互助行業首家落地區塊鏈應用的平臺。11月,與平安科技、眾安保險、萬達網絡、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共同成為“中國區塊鏈平臺10強”。

新公益模式和新技術正在源源不斷的出現,新技術也將帶來整個行業的升級更迭,倒逼行業進步發展。以心鏈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或將助力公益慈善事業更加公開透明。

喬克表示:“心鏈技術對所有公益慈善組織免費開放,為所有公益慈善組織提供技術服務。”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