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用真情確保幫扶有實效

敞潔凈的水泥村道上,村民們陸陸續續去趕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了村里的變化。“不僅修好了水泥路,還喝上了自來水,建起了衛生室、文化廣場……”村民李云秀說,“這些變化都離不開第一書記羅龍,他為我們村做了好多實實在在的事喲。”(10月24日,四川農村日報)

這幾年,第一書記羅龍幫洪河村村民做的事還真可不少:幫陳明財家修建房屋、給伍啟蘭安排公益性崗位、幫葉培碧老人搬新家、給村民辦事幫忙“跑路”、遇到糾紛積極調解……羅龍的真情幫扶打動了全村人,村民們對他的信任度逐漸增加。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脫貧攻堅進入到今天,容易扶的已經脫貧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他們或者是資源貧乏,缺少可以利用的資源,給幫扶增加了特別大的難度,或者是內生動力缺乏,躺著等扶貧的無“志”貧困群眾,或者是思想觀念極為守舊,不思進取的缺“智”貧困群眾,要幫扶這樣的群眾,幫扶干部一方面要下足“繡花功”,切實根據他們的資源稟賦,把精準幫扶工作做得實實在在,另一方面也要用心用情用力,真幫真扶。

精準幫扶更須真情幫扶。人都是有感情的,貧困群眾同樣如此。幫扶干部要深入群眾,心入群眾,取得幫扶的實效,就要真心對待群眾,要扎扎實實地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要在百姓需要的時候扶持他,在百姓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在百姓危急的時候解救他。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成為百姓可以信賴、依靠的對象,這樣幫扶干部說的話群眾愛聽,幫扶干部做的事,群眾支持,幫扶工作的推進就會得到群眾的擁護,扶貧開發就容易取得實效。

干部用真情,才能確保幫扶有實效。干部用真情幫扶貧困群眾,就是要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既不好大喜功,也不敷衍塞責。干部用真情幫扶群眾,就是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到精準扶貧的最底層,和貧困群眾一起促膝談心,和貧困群眾掏心掏肺,一起敲定發展的產業,一起協商脫貧的道路。干群齊心,其利斷金,取得幫扶的實效,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文:王子文)

2018-10-24 09:43:02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