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工業4.0等正成為各個國家經濟復蘇的新引擎,然而創新總是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在投資者青睞、大眾認可的同時,網絡互助也同樣面臨著自身定位的尷尬及監管的考驗。
12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互助保障研究中心發起“首屆網絡互助高端論壇”,邀請了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馮占軍、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張耀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所長魏麗,北京大學法學院劉燕教授等業內知名學者,及眾托幫、夸克聯盟、抗癌公社等國內綜合實力排名前列的網絡互助企業創始人出席。
論壇從學術、法律、經濟角度共同探討網絡互助的定位與發展問題。會后,9家網絡互助平臺共同簽署了“行業自律公約”,旨在共同推動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網絡互助是有前景的,也符合社會發展大勢。“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馮占軍表示。
然而,在網絡互助行業快速發展背后,風險管理成為被廣泛提及的問題。
“風險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防患于未然。”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所長魏麗認為:對于網絡互助這樣的新時代產物,平臺如果能通過一定的技術,加之嚴謹的運作,能將運營風險通過事前降低到最小。
“在風控方面,我們跟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平臺合作,前端只有符合條件的會員才能夠加入進來。后端,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決用戶之間、用戶與平臺間的信任問題。”眾托幫創始人兼CEO喬克稱,在區塊鏈技術的“監督”下,用戶在眾托幫平臺預存的互助金能實現完全的公開與透明,其次平臺的總賬本也在公開透明的公有區塊鏈中,可以解決資金管理的安全性風險。
在發生互助事件時,用戶的顧慮主要在兩方面:能否信任平臺及能否信任被救助者。而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能夠從根本上規避系統組織者作弊、黑客篡改數據作弊等信用風險,有效提高互助保障平臺的公信力。
“傳統的互聯網進行的是數據傳輸,而區塊鏈的創新革命使信任也可以傳輸。”喬克說。
據了解,眾托幫是國內首家落地區塊鏈應用的網絡互助平臺。并在近期推出了區塊鏈新產品“心鏈”,旨在通過區塊鏈讓慈善變得更加透明。
高端論壇上,與會嘉賓對眾托幫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信任問題,切實保障用戶權益表示了高度認可。
會后,眾托幫、夸克聯盟、抗癌公社等9家平臺共同簽署了“中國網絡互助行業自律公約”,承諾自覺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堅守底線思維,杜絕觸碰監管紅線,積極建立行業交流、通報機制,建立監管溝通渠道,避免不正當競爭和惡意詆毀,維護良性健康的市場環境。在會員數據真實性、互助資金安全性、互助計劃合理性、互助事件真實性、平臺數據安全性,以及互助平臺退出機制等方面均做出了詳細的規范。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