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網絡互助高端論壇在京舉辦 眾托幫聯合多平臺發起自律公約

2016-12-20 15:56:27     來源:     編輯:bj001    

12月16日,“首屆網絡互助高端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主樓舉辦。

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互助保障研究中心主辦,邀請了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馮占軍、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張耀軍、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所長魏麗等知名學者及眾托幫、夸克聯盟、抗癌公社等國內綜合實力排名前列的網絡互助企業創始人出席。

論壇從學術、法律、經濟角度共同探討網絡互助的定位與發展問題。會后,9家網絡互助平臺共同簽署了行業自律公約,旨在共同推動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網絡互助并非保險,也非慈善,而是社會保障新形式

在共享經濟風口之下,網絡互助方興未艾。眾托幫、水滴互助、夸克聯盟等用戶規模持續飆升。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11月,已有22家投資機構進入網絡互助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現有超過120家網絡互助平臺,總注冊會員超過1000萬人。

網絡互助的快速發展也引起監管層注意。11月3日,保監會發文對網絡互助潛在風險做出警示。對于網絡互助的定位、發展和監管問題也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網絡互助是有前景的,也符合社會發展大勢。但是,網絡互助不是保險,也不應該往保險方向靠。“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馮占軍博士提醒:”保險屬于金融媒介,而網絡互助是脫媒的,有著不同的模式和組織形態。“

“網絡互助不是保險,而應該是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張耀軍在論壇上表示,互助是對資源的優化和配置,順應了“互聯網+”的大趨勢,打破地域局限和信息不對稱,讓傳統的、只能局限在小范圍的社群互助,可以在全國的區域內組織進行。

互助是保險業內在的基因,互聯網給互助保障提供了一個快速獲客的途徑,降低了傳統保險的成本。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燕認為:網絡互助可以彌補中國普惠保障事業短板。

張耀軍的想法與劉燕的不謀而合,張耀軍認為:“通過對互助保障的標準化,規范化,將粗放的通過熟人幫忙,變成具有較強的風險防御能力的社會保障體系,有效彌補社保和醫保覆蓋不足、滯后和存在缺口等問題。”

網絡互助,大有可為。

多家平臺簽署自律公約規范行業發展

在快速的發展之下,網絡互助如何能否防范風險?

“所有的市場經濟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 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王萍教授認為,在這樣一個社群組織新模式的出現后,應該呼吁新的法律監管機制,比如“組織法”的設立。但在監管尚處于空缺時,企業自律尤為重要。資金安全、風險控制能力、自身的風控、監管機制是否完善都是降低風險的重要問題。

為了促進行業發展,相互監督,各平臺發起行業自律宣言,眾托幫、夸克聯盟、抗癌公社等9家平臺簽署了《中國網絡互助行業自律公約》承諾自覺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堅守底線思維,杜絕觸碰監管紅線,積極建立行業交流、通報機制,建立監管溝通渠道,避免不正當競爭和惡意詆毀,維護良性健康的市場環境。

公約還在在會員數據真實性、互助資金安全性、互助計劃合理性、互助事件真實性、平臺數據安全性,以及互助平臺退出機制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范。

“企業是一個行業的探索者,但它首先應該是一個自律者”。作為企業代表,眾托幫CEO喬克認為:眾托幫的獨特之處在于眾托幫是業內唯一一家由保險高管創業的互助保障平臺,喬克自身也曾擔任過中國平安、泰康、華泰等保險公司的高管,擁有多年保險行業經驗,團隊在風控、合規管理上更加嚴謹規范。此外,1個億天使投資,也讓眾托幫有了更為持久的經營及抗風險能力。

據了解,自成立之初,眾托幫就率先將資金全程托管于銀行,搭建起了起了以資金托管、第三方調查、會計師事務所定期審查、全民監督的四大監管體系,全方位保證了每一位會員的合法權益。同時,積極研發區塊鏈技術并在網絡互助行業首家落地應用,構建起平臺和用戶之間的信任體系。

此次高端論壇的探討讓我們看到一個新興行業對自身發展的認知和自律發展的決心。行業自律宣言,也為平臺的合規經營梳理了方向。喬克表示。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