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務工:互聯網時代,船舶行業能否迎來第二春

2016-11-15 14:06:19     來源:     編輯:bj001    

 互聯網對于船舶行業是饕餮盛宴還是一枕黃粱?船舶行業能否依托互聯網完成轉型升級?前方迷茫,但好在路在腳下。

  船務工近期召開船舶行業研討大會,主要方向是研究訂單量急劇下滑,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棄船拖延交付現象高發等問題,這是船舶行業30年以來所經歷的最艱難的時刻。去年以來,因為資金鏈斷裂而不得不退出市場的大中型船企多達幾十家,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船務工研討大會主要討論了互聯網能否力挽狂瀾于既倒,讓漫漫無期的船舶行業的寒冬冰雪融化?以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能否為船舶行業帶來新的生機?

  【互聯網能否挽救訂單量急劇下滑】

  訂單量的急劇下滑主要有以下因素:一、航運連帶造船市場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這一輪市場低谷已經走過近十年,目前仍處于下行趨勢。

  二、今年全球貿易增速預計僅為2.8%,繼續低于過去30年來5%的平均水平。至此,全球貿易增速將連續五年低于3%,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時期。

  訂單量的多少似乎取決于全球宏觀經濟走勢,但是參照日本你會驚奇的發現日本船廠的訂單不降反增,這是日本贏在了技術和品質。要想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逆流而上,提升自身實力是第一位的。互聯網在船舶的應用,將工業物聯網將生產企業與客戶聯系起來,實現數據互通。將物聯網打造成企業的“大腦”,讓其自行生成優化方案,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會提高船舶制造的質量。用大數據搭建的平臺監測船舶完成情況和完成質量,這樣就減小了人為失誤的概率。當然,質量的提高來自于很多方面,制造技術、材料科學、設計方案等等,但互聯網的滲入足以讓現在中國船舶的質量提升到另一個階層。船務工事實上已經在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船務工平臺認為,這是中國船舶行業未來30年的主要課題,事實上這也是全球船舶行業的課題,船務工在這方面顯然走在了最前面。

  【互聯網與人工成本的博弈】

  船務工認為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是船廠陷入資金困難處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勞動力成本就在那兒,你不可能改變,船舶企業可以做的就是自動化程度變高,利用物聯網提升自動化程度,這雖然前期投入成本會增多,但是從長遠看,這絕對是一筆劃算的投入,一來解放了勞動力,二來使操作更具流程化和專業化,所以利用物聯網提高自動化程度會使船舶行業更快完成轉型升級。船務工對于高度自動化的船舶行業的未來藍圖有著美好的憧憬,船務工未來5年將在這塊領域里投入大量的精力。

  【大數據時代如何避免棄船拖延交付現象高發】

  棄船拖延交付現象高發是船舶行業一直無法解決的難題,尤其是這兩年,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低迷,其未交付率已經上升到了60%,截至2016年一季度,中國船廠有近100座各類平臺在等待交付。其中,招商局重工有11座、外高橋造船11座。100座等待交付的海工平臺,就意味著200億美元的資金還未收回。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后是高風險的投入,由此看來,船舶行業建立大數據庫,建立更加健全的風險評估數據以及更加完備的規避風險方案。船務工有著最全面的船舶行業的大數據分析,通過船務工這些大數據,船務工可以預測船舶未來走勢,可以評定一家船廠的信譽等級和危險系數,可以規避工人工作環境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船務工能讓數字說話,船舶行業未來離不開大數據。

  【這是最好的時代】

  船務工認為船舶行業如今面臨重重危機,轉型升級的時刻已經來臨,破產、重組和兼并是船舶行業經歷歷史關口的陣痛和前奏。船舶行業新的時期或許即將來臨,因為在最黑暗的時期過后總是黎明的出現。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船舶借助互聯網是直登天堂,還是墜入地獄,是光明未來還是黑暗之淵,船舶行業已然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