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傳統檢后服務太糟心第三方平臺更受歡迎

2016-11-11 09:23:13     來源:     編輯:bj001    

體檢作為目前最有效的健康人群疾病篩查手段和重要的健康管理入口,許多人開始選擇定期體檢。雖然人們對于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但對體檢卻有著不少的抱怨,特別是檢后報告讀不懂,花上千元體檢卻換來終日不安。

檢后無人管太糟心

讓人覺得體檢很糟心的原因是什么?針對這個問題,小編做了些調查,隨機采訪了張先生:“一開始每年我都定期體檢,但是后來放棄體檢。”

放棄體檢?張先生道出其中緣由:“現在的體檢意義不大,浪費錢還揪心。原本希望通過醫院里先進的儀器和一本詳盡的檢查數據給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可是,每次翻開體檢結果,心里都是愁腸百結,有些數據值異常,但是報告顯示正常。看著體檢報告又都不懂,心里更加糾結。”

“為什么你不找醫生幫你詳細解讀體檢報告呢?”小編緊追問。

“目前醫院人手不足,醫生都忙成狗,找他們解讀報告很麻煩的。排隊2小時,解讀報告5分鐘,太浪費時間了。回想祖輩從未做過B超或者X光,也沒有驗血,都健康活到90歲。就算檢查數據異常,也不一定會得癌癥。這樣一想,體檢就沒多大意義,干脆放棄了,免得沒病嚇出病來。”諸多因素導致張先生放棄定期體檢。

接著,小編隨機采訪的李先生:“本人認為單純的體檢沒什么意義,體檢后的報告解讀、健康管理才是最值得重視的。比如我的大舅就是有高血壓傾向,體檢報告血壓數值每年都有變化,醫生也提醒他要注意高血壓,但是他不以為然。后來在一次喜宴上,他突然高血壓發作,差點就沒命了。如果體檢中心有足夠的人力資源或者借助互聯網工具,能夠對每個體檢者進行定期回訪,體檢的價值可就真正發揮出來了,說不定大舅的高血壓早就扼殺在搖籃中。”

由此可見,大部分體檢中心都未能給體檢者提供有效的檢后健康管理,檢后服務的缺失,健康管理的成效微弱,讓大眾對體檢產生懷疑心理。

完善的檢后服務是大眾福音

檢后服務真的無法改善嗎?現在國家提倡“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解讀報告的工具(比如康康在線APP、康康體檢網檢后服務平臺)應運而生。但是又有多少人會借用工具來解讀報告?小編做了個簡單的調查。

小編發現中老年人都不太喜歡使用APP查看報告,習慣傳統的現場解讀報告,但是大部分年輕人更加熱衷于借用網絡工具查看體檢報告。

30多歲的工作狂郭先生說:“醫院給的體檢解讀太少,看到某些數值異常我就害怕,我只能再次到醫院詢問醫生才能看懂體檢單,但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有一次在康康體檢網預約體檢,發現原來它還有免費解讀體檢報告的功能。所以今年體檢完,直接將體檢報告單上存到康康體檢網檢后服務平臺,就自動為我解讀報告。印象最深的是專家一對一咨詢服務。當時我選擇了邱醫師咨詢了一下腸胃相關問題,他對我提出關于飲食、運動相關建議。”

“我是健康達人,非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定期體檢必不可少,但是保存紙質體檢報告太麻煩。不過最近我就發現了一個叫康康體檢網的健康平臺,體檢報告竟然可以永久免費云存儲,于是我把這幾年的體檢報告都拍照上存。”熱愛瑜伽的張小姐打開手機給小編演示了一番。

“一個對自己健康負責任的人,絕對不會只局限傳統的現場解讀體檢報告。上個月在康康體檢網幫父母預約體檢,體檢完后他們拿到體檢報告說看不懂。我直接登陸檢后服務平臺,找到他們的電子版體檢報告,查看報告解讀。當時專家還給出相關的飲食建議,現在我都是按照專家的建議對他們兩老的飲食進行監督。我最喜歡就是韓國“生理年齡評估”項目,雖然是收費項目,但是在線自動生成的評估報告準確性高。”張小姐對康康體檢網的檢后服務平臺非常認可。

小編詳細了解了一下這個韓國“生理年齡評估”項目,發現只要有體檢報告的用戶,且可自助錄入部分數據,在線自動生成評估報告,操作簡單方便。康康體檢網完善的檢后服務平臺,能夠為大眾解決檢后服務:體檢報告查詢、體檢報告解讀、健康評估、醫生咨詢等等,對大眾、體檢機構和社會都是福音。

體檢不是萬能的,但是它可以幫你篩查疾病,而完善的檢后服務才能使體檢價值最大化,真正告別“無效體檢”,讓大眾對體檢重拾信心。完善的檢后服務,必須有專業的醫生,幫你準確讀懂體檢報告,不放過體檢報告數值“蛛絲馬跡”然后定制健康管理計劃,真正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早康復”。

以人為本的健康體檢,做好健康管理每一步,才能解決我們的健康問題。其實,無論是借用網絡工具查看體檢報告,還是直接到醫院找醫生解讀,目的都是一樣。為了彌補醫院人力缺乏不足,現在許多體檢機構引進體檢服務平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若不借助工具,即使國家再增加100萬醫生,也難以做好健康檔案管理工作。只有懂得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比如康康體檢網檢后服務平臺,真正做好互聯網+體檢,方能實現一站式健康體檢服務。體檢者也要懂得與時俱進,借助第三方平臺,為自己進行解讀體檢報告、醫生咨詢、健康評估等,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