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10月18日)京東在北京召開了雙十一媒體溝通會,公布雙十一玩法。兩天之后,阿里巴巴將帶著同一批媒體在香港,開一場相同主題的發布會。
在阿里巴巴之前公布,京東有些先發制人的意味。“雙十一這幾年很熱鬧,但開始一段高功頌德之后就是一片狼藉,無論是我們還是合作方(商家、品牌方)都非常疲憊,我們覺得網絡零售應該回歸購物本質,讓消費者理性消費,能買到低價高品質的商品。”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營銷平臺體系負責人徐雷說道。
一改雙十一“低價”“大促”等標簽,京東此次強調“品質購物”“理性消費”。去年雙十一,天貓以912億戰果輝煌落幕,但隨即引來退貨潮的爭議(去年的一個廣泛流傳的言論是,天貓雙十一退貨率高達63%,不過阿里否認,說這是“污蔑式的謠言”),在這個背景下,發布會現場,徐雷的言論聽上去像是代表京東向阿里隔空喊話。
京東雙十一的玩法
回顧2014年,騰訊戰略投資京東,給京東開設微信一級入口,當年京東在雙十一電商大促中大打“社交”、“移動”牌。2015年“雙十一”的前一個月,京東聯合騰訊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劉強東、馬化騰到場,高調推出“京騰計劃”,重點突出品牌商家,當年雙十一京東大講“品質”。
今年雙十一,京東除了繼續把“品質”作為賣點外,又在突出“好物低價”的概念。依據京東營銷運營部負責人韓瑞介紹,今年有超過十萬品牌參與促銷,其中50%為今年新品,70%為熱銷款,“我們不會借機進行尾貨清倉。”
在促銷時間上,京東今年拉長了雙十一的時間,從去年的11天(11月1日至11月11日),延長至今年的18天(10月26日至11月12日),試圖把雙十一打造成一個“購物季”。
在發布會現場,有媒體問及對今年銷售有什么預期,徐雷以上市公司披露數據要嚴謹為由,沒有直接回答。自2014年京東掛牌納斯達克后,并沒有公開過雙十一的GMV,而是以訂單量替代。而在2013年,京東在“雙十一”期間三天GMV總量為25億元,這是京東放棄“沙漠風暴”(京東此前一直使用的促銷品牌)而首次承認“雙十一”概念且與阿里正面火拼的戰績。
強調購物回歸理性
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徐雷多次強調價格不再是電商大促的單一維度,在其看來零售平臺營造出的大促氛圍,導致消費者非理性消費,而后期的退貨則會對品牌商的庫存管理、售后服務等造成傷害,“如果說過去的’雙11’主要依靠的是價格優勢激發的購物沖動的話,今年的’雙11’,消費者將回歸于理性。”
之所以如此判斷,徐雷給出的理由有五個:
其一,新中產崛起帶來消費升級。目前中國有超過1億的中產階級群體,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該類消費者將更加關注品牌、品質和服務。
其二,線上線下渠道由對立走向融合。消費者線上圖便宜、線下買品質的購物習慣已經被徹底顛覆。
第三,技術變革帶來的體驗創新。AR、VR技術已經初步應用于網購場景。
第四,大數據驅動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個性化。無論是千人千面的商品推薦還是定制化的商品及服務,網絡零售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選擇。
第五,零售產業鏈分工帶來的專業化。品牌商專注于產品創新,網絡零售平臺專注于服務體驗。消費者的購物決策將更加多元和復合,除了看品牌,還更加看重渠道的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
沃爾瑪入局
今年6月21日,京東和沃爾瑪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沃爾瑪旗下“1號店”并入京東,同時沃爾瑪獲得京東約5%股權。
在昨日發布會上,京東并未提及1號店,但表示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會員店和沃爾瑪全球旗艦店都將入駐京東平臺,并參與到雙十一。
京東和沃爾瑪的合作有加深趨勢。據北京商報報道,今年3月上線的沃爾瑪跨境電商業務全球e購將逐漸停止運營,其京東旗艦店將成為承載跨境業務的平臺。
沃爾瑪近日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最新監管文件中披露了增持京東股份的信息。此次增持后,沃爾瑪擁有京東約10.8%的股份。按照未公開的條款,如果沃爾瑪的持股增加至等同于10%的水平,沃爾瑪能夠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京東董事會會議。此外,交易條款還包括一個在未來八年有效的相互不競爭協議,避免兩家公司啟動或投資于彼此競爭的業務。
無人車的噱頭
會議上,京東提到,繼今年“618”首次使用自主研發的無人機送貨后,今年雙11將首次使用無人配送車送貨,目前只針對北京部分地區,送貨目標為寫字樓、自提柜、居民區便民店、別墅區等場所。
據悉,無人車在配送站裝載貨物后,通過自主路徑規劃,將貨物送達指定位置,并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用戶到無人車前輸入提貨碼即可打開貨倉收取貨物。無人車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采用電能驅動,能自動避障,實時監控、位置查詢保證無人車和貨物自身的安全。
京東在9月份時曾對外宣布,其自主研發的中國首輛無人配送車已經進入道路測試階段,雖然當時向媒體提供了測試照片,但拒絕提供視頻,稱還在保密研究階段。目前京東無人車還沒到大規模商用階段,雙十一提前練兵,是噱頭但也是趨勢。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