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下半場開啟,傳統產業的智能化趨勢增強,物聯網時代到來。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將用戶體驗作為創新的內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出行領域,滴滴打車借助互聯網實現了人與交通工具的交互鏈接;聯合辦公行業,夢想加利用智能化技術后臺完成了人與辦公場景的融合。各類企業對于智能化體系的需求逐漸浮出水面,究竟什么樣的企業需要智能化辦公,又為什么需要智能化辦公呢?
其實,出于提升辦公效率和節約成本的考慮,快速發展中的企業普遍對智能辦公服務體系有很大的需求,不管是已經具備規模化的集團式公司、剛起步的創業團隊還是穩定發展極速擴張的企業都需要智能化辦公。
在智能化辦公時代到來之前,企業解決人員快速擴張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現有空間內無限疊加辦公資源,待空間完全超負荷時一次性更換新空間。這種以員工辦公體驗為代價的方法顯然已經不適合現在強調舒適工作舒適度的大環境,甚至會造成管理效率的降低。
另一種是根據對公司發展的預判,在發展的中間節點更換辦公環境,添置辦公資源。但是很多時候企業對自身發展速度的判斷并不準確,導致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時造成固定資產的折損或流失;即使判斷正確,添置辦公資源的費用對于現金流來說也是很大負擔。因此,相比很多傳統寫字樓,靈活便捷的聯合辦公更適合快速發展期的各類企業。
正是因此,那些擁有大規模辦公區域,規模化發展的獨角獸企業一直都是智能化辦公的領軍者。例如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和微軟、IBM等老牌IT企業,為了最大程度實現整片辦公區域的協同合作和辦公環境的最優化,都在智能化辦公管理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普遍配有智能化辦公體系。隨著大企業不斷擴張,其外設團隊、分支事業部或是新擴展的項目組需要在外部選擇適宜的辦公空間來安置。這些企業的新事業部對于辦公最基本的訴求就是和母公司保持一致,以保證同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體驗。但是重新為這些新團隊的新公室配備同等的智能辦公體系將對帶來巨大的成本負擔,傳統寫字樓在技術上也很難做到。
面對這種情況,具備智能化辦公系統的聯合辦公空間成為很多企業的一個新選擇。例如先后入駐夢想加空間的滴滴和今日頭條分支團隊。夢想加的智能化辦公體系為這類大企業的外設團隊提供了媲美母公司的辦公環境,通過"一個ID連接所有辦公資源"的智能辦公體驗,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此外,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辦公體驗,夢想加智能辦公系統持續迭代更新,比如最近迭代的會議室系統通過感應系統自動調節會議模式,在無人狀態、開會討論、投影狀態等多種不同狀態下實現自動調節燈光明暗程度,更精細化的為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無感智能辦公體驗。
夢想加辦公空間
除了大企業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快速成長中的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暫時不能自主實現智能化,事實上卻對智能化辦公有更加急迫的需求,也是未來智能化辦公市場的主力軍。大量企業在規模化發展時期,都將創新、合作、質量、速度、品牌、服務和管理規范化設定成前提。與大型企業的規模化發展相比,這類企業更加關心成本的把控和辦公的效率。很多知名企業前期擴張如火如荼,卻因缺少智能靈活的辦公體系導致企業管理模式老舊,工作效率低下,人員管理滯后而發展趨于緩慢,甚至走向倒閉。
因此這類企業更適合選擇智能化聯合辦公,甚至應該在快速發展早期就應用智能辦公模式以帶來便利。Tower就是這樣的案例,入駐夢想加之后,Tower的員工可以通過手機掃碼進出空間,或者使用獨有的身份ID預約會議室、考勤打卡等。與此同時,夢想加的智能體系可以隨時追蹤用戶軌跡,還原用戶畫像,為企業的員工管理和服務提供便利。
除了智能辦公服務之外,個性化的辦公環境也可以提升用戶的辦公體驗。根據當地企業的工作風格定制空間場景,能夠便利初創團隊能更加人性化的進行人員管理,高效辦公。例如《成都聯合辦公行業報告》顯示,成都人更傾向于使用20人以上的大會議室進行集體討論,因此夢想加在成都的空間便側重打造大會議室的專屬感與私密性。
另外,一些穩定發展、趨于成熟的團隊開始建立獨立的辦公地址時,依然無法離開智能化辦公體系。這類企業隨著規模逐漸擴張,團隊趨于穩定,可能會獨立的辦公地點。而在選址問題得到解決之后,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就是團隊管理和辦公效率問題。而傳統寫字樓一般不會配備智能辦公系統,導致入駐公司的辦公效率受限,反而跟不上之前高速運轉的節奏。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選擇從聯合辦公空間購買智效產品,應用到自身的辦公場景中。數據顯示,我國建筑智能化工程業務僅占智能建筑總投資的5%,因此獨立選址的企業普遍缺乏智能化辦公體系,辦公效率提升也因此受阻,甚至有企業因此業績下滑走向下坡路。而夢想加的智能辦公體系可以作為獨立的產品對外輸出,為企業創造更高效的辦公場景,極大的突破了獨立選址企業在人員成本管理和智能化高效辦公方面的掣肘。
智能化辦公當下倍受歡迎的現狀也反映了新經濟下半場IoT仍然是一個真正的趨勢,并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影響更多行業。誰能準確洞察智能化的未來趨勢并且深度結合創新,誰就能在未來的智能化產業中分一杯羹。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