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8月16日,由國務院新聞辦指導,五洲傳播中心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承辦的“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司司長楊超就“中國大熊貓保護重大成就”進行了發布,并對即將于23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籌備情況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據介紹,大熊貓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旗艦物種,長期以來深受政府以及大眾的重視和保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高度重視大熊貓保護研究工作,相繼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近平書記黨中央領導同志對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特別是大熊貓保護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推動大熊貓保護科學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大熊貓保護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進展,成效顯著。

國家林草局發布“中國大熊貓保護重大成就” 保護研究實現了新的突破

大熊貓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和美國、日本、奧地利等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開展了大熊貓科研合作。目前在海外參與國際合作的大熊貓總數已達56只,大熊貓在國外繁育存活大熊貓幼仔46只,隨著大熊貓“暖暖”的回國,海歸大熊貓種群已增至31只,為整合科研資源、提升科研水平、促進物種保護和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超司長還就近年來的“中國大熊貓保護重大成就”在現場進行了介紹:“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大熊貓保護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2017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實施,進一步加大了大熊貓等瀕危動物的保護力度。最新的野外調查結果顯示,野生大熊貓數量已達1864只,全國已建立了67處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形成了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地方自然保護為補充的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網絡體系,53.8%的大熊貓棲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貓種群納入了自然保護區的有效保護中,使大熊貓的瀕危狀況得到了一定緩解。

多元主題活動點亮文化周 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本次熊貓國際文化周將持續8月下旬,以新聞發布會為起點,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下,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陜西省人民政府,甘肅省人民政府,熊貓保護中心及五洲傳播中心等單位在期間舉行各類活動。

作為大熊貓故鄉,四川先期舉辦了系列配套活動,川航“熊貓飛機”、成都“熊貓巴士”等事件為“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開啟預熱。

據悉,本次文化周,8月21日,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將于北京舉辦“熊貓中國·四川之夜”主題活動為熊貓文化周周開端,8月23日將在中華世紀壇舉行熊貓文化周開幕式,同期會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 。

本次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司司長楊超公布“中國大熊貓國際形象設計”全球招募即將在8月23日開幕式上啟動,五洲傳播中心將與中國大熊貓保護中心聯合簽署《中國大熊貓文化對外推廣合作協議》,同時正式啟動大熊貓國際形象設計的全球招募,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向世界輸送中華文化符號,這將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征集中國大熊貓形象設計,以此為開端,開啟熊貓文化的國際傳播。五洲傳播中心也將在熊貓周期間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形成多方位多視角的國際文化周,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2018-08-20 11:26:28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