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互聯網的發展給金融業也帶來了一些變化,傳統金融機構在服務模式、運營模式等方面的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隨著2016年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通過互聯網化、智能化等金融科技能力提升金融業的服務效率,傳統金融機構也主動創新、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嘗試。
正如中國首批十大智庫之一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教授所言,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金融科技為首的創新企業又將行業帶入新的發展高度。金融科技的大數據資源、技術迭代能力、智能化的用戶運營等能力正影響各個行業的發展,追求共贏發展,賦能傳統行業,成為金融科技的最大差異化優勢。京東金融等金融科技企業,正帶動金融科技行業正走向開放融合的正確航向,推動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引領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發展。
近日,京東金融和中國銀聯舉行發布會,宣布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就是金融科技和傳統金融的融合,實現互利共贏的最好例證。
金融科技連接傳統金融機構打造開放生態
我們能看到近年來傳統金融機構在”互聯網+”上的變化,比如紛紛設立網絡金融部,推廣各自的手機應用客戶端等等,然而新業務模式的建立成本投入巨大,發展“互聯網+”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此傳統金融機構在不斷自我技術革新的同時,也在通過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金融科技最明顯的特征在于通過運用自身大數據、移動計算、量化模型、云服務、分布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生物識別、區塊鏈等先進技術能力,助力金融服務效率的提升和順應用戶的金融投資消費行為,這正滿足了傳統金融機構對于技術能力變革的需求。
以金融科技立身的京東金融,堅持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為了幫助金融行業提升行業效率,降低成本,通過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包括用戶能力、風控技術、產品能力等連接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賦能傳統金融行業,旨在打造一個“金融+互聯網”模式。
據京東金融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2016年,京東金融通過與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合作,推出聯名信用卡,將用戶能力與銀行共享。另外,發布了ABS云平臺,通過風控產品輸出,降低融資企業的風險成本,賦能傳統資產證券化行業。
京東金融在金融科技能力方面不斷創新突破,在滿足自身金融生態的同時,將產品、用戶、技術能力逐步對外輸出,賦能傳統金融機構,現已經成為數據和技術驅動、開放生態的消費市場創新典范,得到行業內眾多優秀企業的認可。
京東金融成金融科技成功樣本
京東金融對于傳統金融機構的科技能力得到了中國銀聯等傳統金融機構的高度認同。京東金融旗下支付公司正式成為中國銀聯收單成員機構,可以開展銀聯卡線上線下收單業務。同時根據合作協議,雙方還將在支付產品創新、聯名卡、農村金融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并共同探索在大數據服務、國際業務等更多領域的合作機遇。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金融+互聯網的開放生態,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服務。
對于此次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的戰略合作,楊東教授認為,如何將科技成果成功應用金融行業本源是當前行業的聚焦點,以京東金融為首的金融科技企業,將自身產品、技術、風控等能力進行輸出,幫助企業更高效率運營,并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高度認可,也說明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可以互利共贏。
“京東金融等金融科技企業,正帶動金融科技行業正走向開放融合的正確航向,推動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引領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發展。”楊東進一步表示,“未來像這樣擁抱金融機構,打造開放生態也將成為時代必然趨勢。”
立足于金融科技,打造開放型生態,將產品、用戶、技術能力全面對外輸出,提升金融行業的效率,降低成本,踐行普惠金融,一直是京東金融堅持的“特色道路”。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