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鄧小平在1980年中央軍委黨委擴大會議上極有針對性地指出:“軍隊有沒有戰斗力?一旦有事行不行?我講的不是像對越自衛還擊作戰這樣的事,這樣的事好應付。如果從我們面臨的更強大的對手來說,衡量一下我們的戰斗力,可靠性怎么樣?”
鄧小平 資料圖
本文摘自:《百年潮》2015年12期,作者:潘宏,原題為:1985年百萬大裁軍(本文為節選
)
百萬大裁軍的緣起:戰場是部隊戰斗力的試金石
談到20世紀80年代的軍隊建設,何將軍認為繞不開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何將軍1961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1966年任師警衛連排長,1969年任軍司令部作戰訓練處參謀,1978年任副團長兼團參謀長,1979年任團長。入伍不久參加了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在副團長兼參謀長任上參加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筆者的采訪也是從對越還擊作戰開始的,何將軍這樣分析這場戰爭:
越南戰爭結束后,越南要在東南亞做霸主,蘇聯也支持和利用它,金蘭灣駐著蘇聯太平洋艦隊,想(對中國)形成南北合圍。1979年前,一再在中越邊界進行軍事挑釁,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們決定懲罰它。從1978年積極準備,1979年進行有限自衛還擊作戰。鄧小平說過,亞洲的事情自己解決,外部不能幫助。
這一仗總體來說是殺雞用牛刀,取得了勝利,證明軍隊還是聽黨的話的。……當時“文革”才結束不久,軍隊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各部隊受“文革”的影響是很大的。緊抵前線的昆明軍區派系斗爭就很激烈,對戰斗力的影響是存在的。
1979年作戰后,只作了總體上的總結,而軍事方面的系統總結一直沒有完成,但暴露出的問題是明顯的。具體戰例上,有很多教訓。有的作戰方向把軍隊的建制打亂了。……特別是后撤的時候,組織得很亂。總參為此發了通報,叫我們后撤的時候必須要很好地組織,不能像其他作戰方向的部隊那樣亂。……后來我們采取戰斗員和火力交替掩護的措施,很好地組織了撤退。
經過十年“文革”,部隊的派性斗爭嚴重地影響了戰斗力;從硝煙中走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后幾十年的和平環境,經過對越作戰的檢驗,暴露出了人民軍隊戰斗力嚴重弱化的問題,引起了中央軍委的嚴重關切。鄧小平在1980年中央軍委黨委擴大會議上極有針對性地指出:“軍隊有沒有戰斗力?一旦有事行不行?我講的不是像對越自衛還擊作戰這樣的事,這樣的事好應付。如果從我們面臨的更強大的對手來說,衡量一下我們的戰斗力,可靠性怎么樣?”
戰場是部隊戰斗力的試金石,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出現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軍隊改革,有關中國軍隊的領導體制、編制體制、作戰訓練、官兵比例、干部年齡結構及素質要求等一系列問題,都成為中央軍委聚焦思考的改革內容。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