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司法局2016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2016-12-30 09:37:40     來源:     編輯:bj001    
一、2016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一)積極推進法制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1、積極推進法制建設組織領導,成立了漳州市司法局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擔任組長;積極參加市法制辦舉辦的行政執法業務培訓以及做好規范性文件報備工作;組織基層司法所長進行包括《人民調解法》以及社區矯正相關規定等依法行政法制培訓,進一步提升執法水平。
2、按照市法制辦要求,對我局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和行政執法人員的資格進行全面清理,我局在職行政執法人員共24人,未發現存在《福建省行政執資格認證與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49號)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行為。加強對我局網上執法平臺日常使用管理和維護,主動與市數字辦溝通聯系,確保平臺的正常運行,并每月按規定上報我局行政執法案件情況;按規定完成我局今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統計分析、網上注冊和數據填報工作。
(二)積極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
按照市政府關于建立和實施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事前防范為要、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補救為輔”的法律風險化解機制,我局把“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作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下發了《漳州市司法局關于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意見》,與福建涇渭明律師事務所簽訂法律顧問聘任合同,由蔡麗?、王大彪兩位律師擔任我局的法律顧問。法律顧問依法為我局重大資產處置、重要合同簽訂等司法行政工作提供法律服務,進一步提升我局依法行政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三)繼續深化改革,認真完成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工作
1、完成本局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及流程圖的編制和報送工作。通過多次梳理匯總并經市審改辦公布,我局保留公共服務事項共9個大項含49個子項。進一步優化我局公共服務事項運行程序,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行政效能,優化審核(批)流程和縮短辦理時限,所有公共服務事項辦理環節嚴格控制在4個環節以內,承諾辦理時限掌握在法定時限的50%以內,并在局門戶網站上公布,接受市審改辦、市效能辦和市服務中心管委會的效能督查和社會監督。依法依規開展本局公共服務事項涉及前置審批、中介服務和收費項目清理工作。經清理,我局目前經公布實施的公共服務事項中沒有涉及前置審批、中介服務和收費項目。
2、落實規范“告知承諾制”。根據省市聯動審批事項,比對省廳網上辦事指南事項申報材料,調整和完善本局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一次性告知單的制作,分類繪制公共服務事項流程圖和相關表格,報送市行政服務中心網上辦事平臺錄入,方便申辦人自助下載,確保省市兩級網上聯動審核(批)順暢。
3、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提升監管效能。建立我局推廣隨機抽查機制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機構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并按時上報市審改辦、市行政服務中心,強化法律服務行業的自覺、自律。制定了《漳州市司法局行政許可、公共服務和依申請其他行政權利事項審查工作細則》,逐項細化和完善審查環節、審查內容、審查標準、審查要點、注意事項等;制定了《漳州市司法局關于雙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對法律服務行業進行抽查,并將抽查結果在本局局域網進行公布,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
4、加強規范管理,繼繼做好服務中心窗口審核工作。一是授權司法局窗口統一受理和審批,全面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審批工作“三個百分百”;制定全年局領導到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現場審批業務輪值表,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發揮派駐單位對行政服務中心協同保障作用。三是推行“十個凡是”,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根據《福建省司法廳關于規范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工作的通知》(閩司〔2016〕20號)和《福建省司法廳關于取消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部分申請材料的通知》(閩司〔2016〕108號)精神,對我局涉及的項目告知單進行調整,并報市行政服務中心。據統計,局窗口共精簡109項申報材料。主動與市審改辦、市行政服務中心聯系,調整部分公共服務事項名稱,將新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申請材料的審核轉報”和“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等項目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四是加強制度建設,窗口強化崗位負責制,提升窗口人員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業務技能,確保辦件優質高效,9月份獲得“紅旗窗口”稱號,并獲贈一面錦旗。截止12月13日,局駐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共辦理各類審核件260件。
5、積極做好本局電子證照梳理錄入和推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服務工作。根據《漳州市進一步加強和推進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實施方案》,將我局已發放的所有存量證照統一匯集錄入電子證照庫,實現電子化轉換。至12月14日,我局已完成電子證照錄入1368本,其中法律服務工作執業證246本、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證書44本、律師執業證382本、律師事務所許可證58本、法律援助638份,為推行網上辦理提供前期準備。積極開通網上申請服務,共開通30項服務事項,即律師管理16項、基層法律服務3項、司法鑒定9項、公證2項。
二、發揮職能優勢,提升法律服務工作質量
(一)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1、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有序推進,目前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同時已建設6個縣級法律服務中心,54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和526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聯系點。
律師管理工作:圍繞大局服務發展,繼續深化律師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教育引導組織律師參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繼續深化“法律服務進企業,問診法律風險防控”活動。完善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化解工作機制,信訪接訪402人次,接待群眾932人次,參與涉法涉訴疑難信訪案件17件,辦理群體性敏感案件26件。主動對接提供法律服務,繼續深化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參加各級司法行政法律援助中心組織的咨詢服務活動6800人次。
法律援助工作:建立了市、縣、鄉(街道)、村(社區)四級法律援助工作網絡和市縣兩級工、青、婦、老、殘等社團組織及監獄、看守所、部隊等特殊部門212個法律援助工作站。設立法律援助分中心受理點和“12348”法律服務熱線建設。降低門檻,援助覆蓋面不斷擴大,加大對刑事案件、農民工、老年人、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基礎上,進一步將涉及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就醫、就學、就業、土地承包、林權糾紛、城鎮化進程中農民權益保障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今年來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064件,接待咨詢人數2615人次,挽回群眾經濟損失或取得利益4442.88萬元。
公證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公證工作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以服務重點工程和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共辦理重大工程的招投標現場公證84件,涉及標的金額7.9億多元。繼續做好現場物證的保全證據公證業務,發揮該業務在民事訴訟、行政執法、行政訴訟領域中預防糾紛、便利訴訟的功能。
司法鑒定管理工作:嚴格把好司法鑒定行業準入制度和機構能力驗證、認證認可和培訓工作。全市司法鑒定機構共有11項通過司法部司法鑒定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能力驗證。開展全市司法鑒定機構規范化建設和行業雙隨機抽查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司法鑒定質量。強化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做好出庭登記制度,今年共有16人次鑒定人通過出庭質證解決鑒定意見爭議,保證發揮司法鑒定在審判中的保障作用。
司法考試工作: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網上報名1288人,創歷史新高。 按照司法部“平穩、安全、順利、有效”和省廳黨委提出的“五個百分百”工作要求,加強與公安、保密、無線電、一中考點等部門協調,確保國家司法考試試卷安全、考場安全、考試安全、人員安全,圓滿完成考務組織工作,在省廳司法考試責任狀評比中獲得并列第一名。
(二)健全機制,強化社區矯正工作
強化監督管理措施,做到日常排查、節假日必查、重要敏感時期嚴查。創新管理模式,在兩家臺資企業建立涉臺社區矯正基地,聘請10名臺胞擔任涉臺社區矯正監督員。開展社區矯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集中清理社區服刑人員未執行刑罰兩個專項活動,排查社區矯正安全隱患71件、重點對象157人,清理被撤銷假釋、撤銷緩刑、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尚未收監執行罪犯12名。《市司法局切實抓好特殊人群管控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被漳州信息、漳政要訊專刊報道,并受到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文標的批示肯定。
(三)突出矛盾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持續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和深入開展人民調解專項活動。集中開展重大不穩定問題和隱患摸排化解工作;鼓勵支持并規范個人品牌調解室創建,全市掛牌成立25家個人調解工作室。漳浦縣官潯鎮調委會等11個調委會被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漳州市司法局被評為“全國人民調解宣傳工作先進集體”。今年來共調處矛盾糾紛14014件,調處成功13977件,調處成功率99.74%。
(四)突出創新載體,提升法制宣傳教育實效
科學謀劃“七五”普法規劃,積極籌備全市“六五”普法總結表彰暨“七五”普法動員部署會議。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出臺《“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實施意見》和《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意見》,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精神文明創建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綜合考核指標體系,2016年普法工作全市績效考評分值從0.5分提高到5分。建立媒體公益普法制度,組織微電影劇本創作活動。開展了“12·4”憲法日詩聯書畫展,加大東山94歲法治宣傳員林建德義務普法30年的先進事跡宣傳報道力度。
三、存在問題
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一是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法律服務范圍還不廣,一村一法律顧問尚未全部列入政府購買法律服務范圍。二是法治宣傳載體創新有待進一步深化。
四、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以及省、市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全面提升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水平。
(一)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工作
根據上級要求,進一步梳理規范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對應省廳做好服務事項申請材料的梳理精簡工作;繼續做好局窗口統一受理和審批權限,壓縮辦理時限。梳理匯總本局權責清單;做好存量電子證照的錄入工作;推行網上申請等網上服務工作。
(二)繼續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
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工作機制和管理辦法,推動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政府職能轉變、行政權力公開運行等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推進我局司法行政工作法制化。
(三)以服務主線,大力提升法律服務水平
加快建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窗口、站點)等實體平臺和網絡平臺、“12348”熱線平臺。加大法律援助力度。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服務范圍,推行運用互聯網申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推進律師工作創新發展。爭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政府購買服務全覆蓋;加強律師監督管理,健全完善律師與公檢法的良性互動機制。推進公證業務延伸拓展,重點抓好深化金融公證業務和公證機構信息化建設,完善網上公證受理等工作。拓寬司法鑒定服務領域,加大機構規范化建設力度,推進機構開展認證認可工作,提升機構資質水平;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廳要求,全力完成好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各項工作任務。
(四)以全面啟動實施“七五”普法為抓手,大力推動法治宣傳教育
全面啟動實施我市“七五”普法工作,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重點推動各縣(市、區)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當地績效考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考核。持續深化“法律六進”活動,健全完善考核標準。落實媒體公益普法工作意見,大力開展“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形成新媒體普法矩陣。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
(五)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核心,加強社區矯正和矛盾排查工作
積極推進社區矯正基礎工作,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與市檢察院聯席會議、聯合執法檢查、檢察官入駐、信息通報等四項工作制度。突出抓好特殊人群網格化試點工作,實現社區矯正和刑滿釋放人員多元化管理。深入開展日常性和專項性人民調解活動,深入開展重大不穩定問題和矛盾隱患摸排化解工作,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漳州市司法局 供稿)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