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倒閉、合并,如果說去年的資本寒冬“立冬”,今年就像是“冬至”。但實際上,在資本寒冬,資本并未減少,不過是回歸了理性。而寒冬中創業者更加認清這場資本游戲的本質,脫掉媒體吹捧的高帽,忘記曾經的風光,講故事的好口才僅僅只是錦上添花,只有好的商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掌握自身造血技能,成為母嬰電商們抵御寒冬最好的手段。
蜜芽又雙叒融資了
10月27日,在蜜芽五周年慶大促之際,蜜芽CEO劉楠通過公司內部郵件展示了此次活動的諸多數據亮點,同時宣布蜜芽已經完成新一輪融資,并已實現正向現金流,自有現金儲備超過10億元。細數蜜芽的融資史,從2014年初至今,近35個月時間完成了5輪融資,不得不說蜜芽是資本界的寵兒。
根據母嬰行業觀察的報道,蜜芽上一輪融資1.5億美金發生在去年9月,由百度領投、紅杉資本、H CAPITAL等現有股東和數家美國私募基金跟投。更驚艷的是,劉楠當場曬銀行賬單以示融資金額沒有注水,底氣之足、氣勢之旺可見一斑。時隔一年,在哀鴻遍野的所謂“資本寒冬”中,無數當年的對手已經悄然倒下,蜜芽又一次逆勢融資,并且估值持續上漲,手握10億現金,不由得又讓競爭對手們心生艷羨。
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從不畏懼資本寒冬
實踐悟真知,2016、2017年必將是母嬰電商的洗牌年,當資本寒冬盤旋不去,洗牌之日也將加速來臨。燒錢圈地已經成為過去式,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護城河”才是電商們市場競爭的最后武器??梢哉f,母嬰電商之爭始于電商,但絕不終于電商,二胎全面放開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大風口,垂直深耕或是延伸生態,母嬰電商的終局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對于所有玩家來說,天時、地利、人和都需兼備,踩在風口出發的企業自然具有先發優勢,但風口過后,如何把握大盤的每個細節亦很重要,當然,創業的成功和失敗絕大部分因素也歸功于人,即團隊的能力。
所以說,當母嬰電商趨于白熱化,對于母嬰電商而言,能夠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將巨額資本攬入懷中,靠的絕不僅僅是“幸運”,更多的是背后的實力。從母嬰電商的發展史來看,經過江湖“廝殺”過后存活下來的各家都有自己的殺手锏。從打造中國首個跨境垂直母嬰電商到布局孕嬰童全產業鏈生態, 蜜芽所處的母嬰電商是一個四面的接口行業,上可接醫療、下可接教育,左邊是零售,右邊是服務,如何講好故事,讓實力與野心匹配,同時又有哪些行業借鑒意義呢?
2014-2015年,垂直母嬰電商大爆發、跨境電商興起,蜜芽從風口起飛。隨著85、90后成為新一代年輕父母,憑借其國際化視野,和對母嬰用品品質要求的提高,使得海外的進口商品迅速打開市場的缺口。與此同時,跨境保稅政策的放開,使得電商平臺獲得了供應鏈整合的機會,并嘗到了跨境保稅的紅利。從創立伊始,蜜芽抓住“母嬰”、“跨境”兩大風口,極致解決中國媽媽購買母嬰用品的痛點,打造出了中國首個垂直跨境垂直母嬰電商。同時,蜜芽深諳母嬰零售行業的劇烈變化:第一,標品需求依然強勁,但非標品占比的提升也與日俱增,母嬰電商可延伸到家庭消費品等其他品類;第二,隨著移動設備和創新移動支付系統的日益普及,中國的移動電商將繼續經歷強勁增長,PC端將不再是主戰場。正是由于這份眼光,蜜芽移動端消費占比高達97%,在業內一騎絕塵。
2015年-2016年,母嬰電商市場大爆發,蜜芽內外兼修,“外”,高舉高打價格戰,“內”,順勢發展母嬰社區化、內容化。15年初,母嬰電商概念火爆,融資過后,各家瘋狂燒錢,蜜芽率先發起價格戰,將進口花王紙尿褲的價格“腰斬“,直接拉低到68元,以摧枯拉朽的姿態直接逼退一批競爭對手。此外,2015年各個母嬰電商平臺紛紛發力母嬰社區,蜜芽抓住母嬰用戶知識需求,推出大量UGC內容,滿足用戶的求知需求,并促進了很多非標商品的大賣。經歷洗牌過后,天貓、京東等巨頭以外的行業強者滿滿浮出水面,母嬰垂直領域也正在經歷從賣貨到服務媽媽的轉變,而蜜芽這只母嬰電商獨角獸逐漸展露光芒。
2016年,母嬰電商卡位戰,布局全產業鏈成為關鍵詞,蜜芽選擇做生態。“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二孩政策落地的首秀之年,母嬰產業鏈上的各路力量都緊盯著二孩經濟這一巨大的蛋糕,奶粉、紙尿褲、兒童服裝等嬰童產品生產商都卯足了勁,母嬰店及母嬰電商也在摩拳擦掌,躁動的還有資本方。2016一開年,蜜芽就連續公布兩大動作——與婦兒醫院美中宜和達成戰略合作、戰略投資親子娛樂悠游堂,布局母嬰生態鏈的上下游產業,打通了孕產、電商、早教和親子娛樂一系列通道,構建母嬰系統的大生態圈。早在2015年4月,蜜芽與國內最大的親子早教中心紅黃藍聯手成立合資公司,其布局線下的野心便已初露端倪。同事,從2016年6月第一家“蜜芽樂園“在北京開業以來,蜜芽布局線下嬰童服務行業的雄心初現。線上零售+線下服務,最大程度地對核心用戶母嬰人群的需求提供縱深的覆蓋,力求與電商大平臺的差異化。目前看來,這條路走的還不錯。蜜芽的定位不僅僅是垂直電商,更希望突破線上線下的邊界,成為覆蓋母嬰人群線上和線下需求的生態型公司。就像劉楠在母嬰行業觀察峰會上所說,“我們的目標或者愿景是用5-10年的耕耘,成為中國一家讓大家覺得還不錯的嬰童公司。”
回望母嬰電商整個發展軌跡,在當年的燒錢大戰中,哪些平臺燒出了贏利模式和護城河?在后期的野蠻生長階段,又有哪些平臺走出了最具辨識度和存在感的發展之路?可以說蜜芽每一次發力都走在行業的風口,另辟蹊徑,探索行業新的可持續的利益增長點,與此同時苦練內容提升服務和體驗,短短兩年時間,成為嬰童行業自我造血能力的佼佼者。
回歸本質 行業最終還是拼“兩端”
回歸到零售的本質上來,圍繞母嬰人群提供好的產品與服務,同時借助移動互聯網高效率屬性重塑“零售CPU”才是行業的未來。說到核心,行業最終還是拼兩端,一個是前端,一個是后端。 前端就是用戶的心智空間,創新營銷玩法,建立用戶心智的護城河,提高用戶粘性。 而從后端來看,最終還是拼供應鏈的效率,完善供應鏈生態,從商品生產到最后商品的售賣,優化升級中間所有的環節,并且提供差異化的價值。
縱觀整個2016年蜜芽的策略:前端“高舉”將品牌營銷玩到極致,后端則正好相反,低調地提升客服、物流等售后服務。以10月蜜芽周年慶大促為例,為了保證及時發貨,蜜芽在多地保稅倉的海關均連夜加班。其中,重慶西永更是啟動7*24小時無休狀態,確保包裹及時查驗出庫。在物流方面,蜜芽也臨時調用了1500名外協人員及百量物流運輸車輛配合此次大促,實現24小時不間斷收件發貨。據透露,經過近半年的用戶體驗優化,當前蜜芽已實現保稅區倉庫12小時發貨時效,全國多個倉庫以就近發貨原則,盡可能縮短物流周期,以重慶倉為例,基本可實現周邊城市當日達或次日達。同時,蜜芽還不斷改善產品形態,先后推出了”大牌日“、“新人專區”、“抱團”、”1元拼”等新模塊,并持續完善”蜜芽圈“的功能,還是行業內首家開通“直播“的電商平臺,力求讓消費者獲得全方位舒服、便捷的購物體驗。
從海淘到垂直電商,母嬰市場是近年中國互聯網圈迅速崛起的一個垂直領域,競爭激烈,未來走向尚未可知。母嬰電商是一場持久戰,活著本就不易,那些在寒冬中逆勢而行的公司更值得尊敬。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