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一個中國首富,或許誕生于物業領域。”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理事會會長沈建忠這句判斷,說不定就將成為可能。兩年前,彩生活上市3天市值就反超母公司花樣年的資本故事,成為其他房企欲效仿的典型樣本。很快,多家龍頭房企宣布將旗下物業公司分拆上市,如萬科、中海、保利、碧桂園等都把掘金物業服務的戰略提上日程。
光大證券此前曾預測,物業管理未來的收入空間約為2.7萬億元,若以3%收取端口費,對應798億元,是“尚待開墾的藍海市場”。但與此同時,物管公司如何實現資本化,其盈利如何持續,仍然是每一家房企分拆物管時必須面對的問題。
挑戰與機遇并存,掛牌企業如何脫穎而出?剛剛斬獲“2016中國物業管理標桿企業”的重慶天驕愛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天驕股份,證券代碼:835422)有話可說。
近日,在《城市開發》雜志主辦、《中國物業管理》雜志協辦的“供給側改革與價值重構”研討會上,協信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天驕愛生活董事長曹志東以“從有形,到無限”為主題,與媒體及參會嘉賓共同分享“白銀時代”下協信的轉型、合作、共贏之路及天驕愛生活的成功模式。
厚積薄發后的華麗轉身
從最早的專業批發市場開始,歷經20余年的深厚積淀,協信逐步發展成為商業地產、產業地產和品質住宅的綜合性城市運營專家。2015年初,協信啟動轉型、重組和外拓合作,組建成立啟迪協信科技城集團、協信商業地產集團、南信集團、汽車公園、物業服務及金融投資等幾大業務板塊。2016年4月,協信控股正式設立。
在此次研討會上,曹志東透露,協信控股未來的的愿景將是:深耕實業平臺,金融投資聯動,服務運營并重,輕重資產兼容,打造“平臺的平臺”,致力于成為一流的不動產投資、運營、管理專家,和金融資產、科技資產的投資集團。
作為協信在資本市場上的一次積極、成功的嘗試,協信旗下物業板塊——天驕愛生活引進中民投成為戰略股東,并于2016年1月在新三板掛牌,當年即完成上市以來的首次定增。
原本并不起眼的物業管理行業受到資本市場如此青睞,“天驕模式”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在資本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天驕愛生活更是從2014年起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2015年獲中國物業服務企業成長性TOP10。近日,天驕愛生活又斬獲“2016中國物業管理標桿企業”的殊榮。在物業管理行業普遍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天驕愛生活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轉型后開啟物業新格局
天驕愛生活由協信集團控股,前身為協信·天驕物業,國家一級資質物業管理企業,目前覆蓋全國15個城市,管理面積逾1500萬平方米,天驕愛生活之所以有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與其在物業管理上注重基礎服務密不可分。
天驕愛生活總經理汪香澄始終非常強調“基礎物業服務”的重要性。“無論物業行業如何創新發展,但基礎的服務是不能丟的,品質是根本保障,不忘初心。”
在互聯網浪潮之下,汪香澄認為,傳統的物業管理必須要轉型,物業公司作為輕資產模式的代表,若不加快轉型發展和大力推進信息化技術在物業服務中的廣泛運用,未來將難以為繼,“公司所管理的1500萬平方米物業,讓社區O2O所必須的海量大數據消費習慣分析成為可能。”
在“物業管理”+“互聯網”思維的指引下,天驕愛生活植根社區經營,創新服務模式,加速企業轉型升級,面向全國中高端社區推出“小A”智慧物業平臺,構建起業主、物業、服務商有機融合、共生共榮的社區生態圈。
汪香澄指出,未來,天驕愛生活將是物業運營、社區經營、市場拓展這“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公司正加快推進全國化戰略實施,整合各類優質資源,形成規模效應,擴大天驕愛生活的品牌影響力,實現雙贏戓多贏,未來必須是‘有質量地增長’。”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