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7500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5%。10月30日,在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物聯網產業正迎來蓬勃發展。
作為物聯網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博覽會,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江蘇無錫召開,吸引了眾多政界人士、業界精英、學界權威的參與,共同探討物聯網發展新趨勢。在博覽會分論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暨第九屆信息安全漏洞分析與風險評估大會”上,主題演講嘉賓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人科技”)董事長談劍峰指出,相比于互聯網,物聯網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機遇,然而安全體制的落后成為制約物聯網發展的重要羈絆。對此,安全廠商需要腳踏實地研發自主創新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以此來保障物聯網的安全發展。
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機遇
當前,物聯網正在開啟一個新時代。物聯網以其顛覆性變革、全面性滲透,讓人們在衣食住行乃至教育、醫療等方面享受更加智能、便利的生活。例如,無錫數十家農貿市場已試用“物聯網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實現從生產養殖到零售終端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管,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居民家中安裝的“健康保姆系統”可以將智能血壓儀測出的數據,及時上傳到社區健康醫療數據中心,患者不出家門即可與醫生交流。與此同時,物聯網也給生產制造、營銷服務、商業模式帶來了顛覆創新。
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物聯網終端達64億臺,同比增長30%;2020年,全球所使用的物聯網終端數量將達208億臺。2016年,消費者物聯網市場規模可達5460億美元;企業物聯網支出則是8680億美元。未來幾年物聯網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預計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達到8萬億美元。龐大的數據展示出移動互聯向萬物互聯的擴展浪潮,以及相比于互聯網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機遇。
加速發展下的信息安全挑戰
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物聯網實現了物與物的相聯、人與物的對話。然而,迅猛發展的同時,物聯網作為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也面臨著一系列信息安全的挑戰。
美國東部時間10月21日,美國多個地區發生了嚴重的互聯網中斷。這場襲擊的可怕之處在于,參與攻擊的主力是數百萬物聯網設備,包括居民家中的數碼錄像機、攝像頭和路由器,這些設備在被木馬程序控制后,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向固定目標發送大量數據包,最終造成了網絡的阻塞和癱瘓。
在“物聯網標識安全的思考”主題演講中,談劍峰以此事件為例,強調在物聯網背景下,任何一個終端都可能成為攻擊對象。“互聯網時代讓我們沒隱私,物聯網時代將讓我們沒安全。”
“除生態系統和商業方面給物聯網提出新的挑戰外,安全體制的落后也是制約物聯網發展的重要羈絆。”談劍峰指出,“目前絕大多數物聯網設備都是處于白盒環境下,然而現有安全體制無法有效保障。原有安全體制厚重繁瑣,無法適應海量連接和海量數據給物聯網帶來的挑戰。”
傳統信息安全技術存在的局限性
為此,自2015年,眾人科技就開始關注物聯網的安全,并一直致力于創新密碼技術來解決物聯網的安全問題。基于個性化多態可重構密鑰算法融合加密鑒權技術,眾人科技研發出高強度白盒軟算法密碼認證系列產品。產品可用于物聯網智能嵌入式終端產品的聯網雙向認證環節,物聯網智能終端設備的關鍵信息的安全存儲防護,以及物聯網數據采集后的加密傳輸。此外,產品還可與GIS信息系統耦合提供數據應用標識動態索引功能,輔助大數據機器學習系統完成高效人工智能智慧可計算體系的構建。眾人科技希望以此引領物聯網信息安全體系的顛覆性變革,為國家的工業4.0、智能制造2025的制造強國目標保駕護航。
對于我國物聯網的發展,談劍峰認為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表示,物聯網技術的變革不可阻擋,但不能以原有的安全技術生搬硬套進物聯網的新場景。各個安全廠商應該根據物聯網的特殊場景和特點,腳踏實地研發與之相適應的安全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各方也需要對新技術,特別是自主創新技術多一些支持和包容,共同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此外,提到眼下火熱的區塊鏈,談劍峰覺得或許可以將其與物聯網相結合。“時下很多人熱議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但是其間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金融是國家的根基,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目前區塊鏈是否適用于金融領域還有待時間和技術去衡量。由于物聯網數據異常龐大,如果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方式,會導致成本高、安全隱患集中等問題。區塊鏈當下最大的特征是去中心化,未來的趨勢一定是無卡、去介質、去中心化的三去結構,因此可以嘗試將區塊鏈應用于物聯網中。”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