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發展集團2016秋季創新匯開幕

2016-10-17 14:31:31     來源:     編輯:bj001    

10月13日,為響應全國“雙創周”精神,加強與社會各界交流與合作,打造科技創新服務供給新生態,中關村發展集團首屆創新匯于中關村領創空間(友誼賓館項目)隆重舉辦。

創新匯將集中展示和介紹中關村發展集團在產業投資、科技金融、園區發展、區域合作、海外拓展等方面的深耕和探索,并通過一系列的高精尖項目路演、成果匯報、高端對話、專題研討等專場活動,集中探討構建科技創新服務供給新生態之道,共商科技型企業未來創新發展之題,引領未來創新創業發展之勢,最終,匯聚成將中關村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之力。

北京市委副秘書長郭廣生,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林新,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中林,海淀區區長于軍,工信部中小促進中心副主任張曉峰,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長栗志剛,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海淀區常務副區長孟景偉,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許強及總經理周云帆等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北京市發改委、市科委、市經信委主管負責同志,中關村發展集團領導班子成員,集團總部各部室負責人,各子公司主要負責同志,以及中關村發展集團各重要合作伙伴的負責人也參加了活動。

整合資源,構建科技創新服務供給新生態

中關村是我國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地區,是科技創新重要的源頭和新興產業的基地,原因在于中關村集聚了大量的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尤其是高端人才要素。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的驅動。

北京市委副秘書長郭廣生指出,北京市正按照《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充分利用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礎雄厚的創新優勢,全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進一步打造原始創新、前沿技術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高地。并要求中關村抓緊落實全國“科技三會”和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的要求,在多個重點領域加速突破,取得更大作為。

在推進整合首都科技資源方面,央地協同建設了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原始創新成果,并將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惠及廣大民眾,加快了將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同志表示,中關村將通過深化全面創新改革、加快建設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深化中關村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繼續打造鏈接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等措施,積極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努力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并表明中關村管委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關村發展集團的建設和發展。

孟景偉常務副區長表示,“海淀區

作為創新創業的排頭兵和主戰場,為了更好地滿足區域內一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眾多正在眾創空間孕育成長的創業團隊發展需要,將通過優化服務、改善環境、加大政策支持等舉措,以中關村大街的升級改造為載體,將中關村核心區打造成為在全球范圍內配置高端創新要素資源的樞紐。”

在新一輪創新創業大潮下,如何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構建起科技創新服務供給新生態,是中關村及發展集團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新的任務和使命。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許強認為,構建一流的創新服務供給新生態,需要面向全球領先的一流項目,面向一流的人才,搭建一流的創新平臺,建立一流的機制,提供一流的服務。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林新、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中林、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趙海軍分別作為學術界、國家科技管理部門、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代表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主旨演講。并圍繞打造金融服務生態鏈,深耕“高精尖”、打造新格局,協同發展、合作共贏,構建科技園區服務供給新生態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協手企業,立足業務深耕項目實現合作共贏

面向未來,中關村發展集團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服務科技創新的大型企業集團愿景,就是要把服務放在首位,通過多要素的業務組合與協作,打造覆蓋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企業成長全周期的服務體系,形成適應互聯網時代要求,符合創新創業規律的服務模式。

據了解,中關村發展集團通過搭建一流的綜合性創新平臺,將園區鏈、產業鏈、資本鏈、服務鏈、技術鏈快速地融合成為一個立體的網絡,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和爆發力。

在產業投資方面,發展集團支持中芯二期建設、紫光展銳并購與整合、天智航骨科機器人等一批大項目運作,集成電路制造子基金收購全球最大的微機電系統(MEMS)純代工企業瑞典SILEX股權等。為集成電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智能交通、北斗導航、無人機、原創藥、精準醫療等前沿信息、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科技金融方面,發展集團圍繞解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構建投保貸租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科技擔保、租賃、小貸、微貸業務合計為科技企業提供融資規模超過1200億元,參與設立各類基金80支,總規模達564億元。

在園區發展方面,發展集團圍繞解決中關村“一區多園”產業同質化、低水平競爭、承載力不強等問題,加大園區統籌開發建設力度,累計投入園區開發資金566億元,組織近200億元資金支持各分園發展。

此外,發展集團還搭建區域協同創新“一司一金”新平臺,與天津寶坻共建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推進河北正定集成電路封測基地建設,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正式運營并成為全市和全國其他地區的學習案例。為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做貢獻,發揮中關村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據介紹,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全球創新最前沿的美國硅谷完成“一司一金一中心”布局,硅谷創新中心已成為中關村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核心節點,丹華基金完成投資項目31個、投資金額3541萬美元,已成為發現和培育海外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和人才團隊的重要渠道,為推動中關村國際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創新夢想,發展集團發表未來五年發展宣言

作為首屆創新匯的重要環節,發展集團還向社會公布了《中關村發展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任務,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和中關村示范區戰略部署。《綱要》的發布,是發展集團構建一流科技創新服務供給新生態的宣言。

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北京市推動中關村發展的市場化配置資源的主體平臺,在服務支持中關村示范區,特別是海淀的創新發展方面發揮了突出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據悉,發展集團在“十二五”時期,擔當起科技成果轉化的驅動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組織者、特色化科技金融服務的探路者、高端產業園區的引領者的角色,探索了一條國有資本驅動科技創新的“中關村之路”,圓滿完成“三個千億”目標,經營和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的融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已成為北京市推動中關村發展的市場化配置資源的主體平臺。

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許強表示,面向“十三五”,發展集團將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形成以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的創新網絡,產生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形成2-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北京構建原始創新高地、前沿技術創新高地、協同創新高地和制度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集團實力進一步壯大,核心能力進一步提升,支撐服務中關村示范區發展的作用充分發揮,優化后的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資產實力大幅提升,實現經濟效益、投融資服務能力“兩個翻番”,努力把自身鍛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服務科技創新的大型企業集團。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