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畫

2015-11-03 10:07:24     來源:     編輯:    

漳州木版年畫屬于民間美術,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年畫內容主要是喜慶迎新和避邪兩大類別。漳州木版年畫的雕版分陽版和陰版兩種,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紅)的版為陰版,這種陰版的刻法和用法為全國所獨有。雕版上所有線條和色塊的邊緣都是向外傾斜的,這便于印制時調節水分。印制時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線條版,畫面效果十分明朗。

  

  漳州木版年畫內容主要也是喜慶迎新和避邪兩大類。漳州木版年畫的品種、題材很多。從形式上分,有用于祈福、財神、將軍、送子、辟邪等不同類別的各種門畫、門頂畫、中堂畫,有欣賞用的獨幅畫、連環畫等。門畫如:《天官賜?!贰ⅰ都庸谶M祿》、《簪花晉爵》、《神荼郁壘》、《秦瓊敬德》、《添丁進財》等等。

  制作過程

  漳州民間木版年畫的基本制作過程是:先在梨木等木質平板上描稿鐫刻成各種色塊版和線條版,然后分色分版,采用短版套印于紙上。

  1.按要求在紙上繪好各種近于白描的畫稿(粉本),然后反貼于已制成待刻的平極上。待其干后,以墨魚草磨薄畫稿,使之更透明清晰,便于鐫刻。

  2.將雕版的用材(多以梨木、相思木、紅柯木、石榴木等為材,而梨木為最多用),水浸一個月,然后晾干三個月,刨平,以備復稿。

  3.鐫刻時要嚴格按“粉本”的要求。一般以人物臉部為先,接著是手—腳—身。其他部分是先刻面積大的,后刻面積小的,直至完成。雕版分陽版和陰版兩種。線版屬陽版,色版中有陽版和陰版兩種。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紅)的版,即為陰版。這種陰版的刻法和用法,為全國各地所沒有。

  4.根據不同品種的年畫,選用紙本色、大紅、朱紅、黑等不同顏色的紙張。除本色紙不必預先制作外,大紅、朱紅、黑色紙均須由民間染紙作坊用閩西本色紙預先染制。而“幼神”上,淡紅色的人物背景是由木版年畫藝人自己雕刻陰版,并調制紅顏色在本色紙上套印而成的。

  5.在酸性染料或粉質顏料中調入白土粉和牛皮膠液,并按綠、黃、紅、藍等色分別裝入陶缽中;人物臉部的色用本地白土粉(堊白)或鉛粉、米漿調入適量的金黃色(酸性染料)而成;黑煙色、白土色分別單獨調膠作備用。

  6.印完每一色晾干后,再印第二色;各色版印完后,最后才印“黑線”版。未上黑線版的,皆屬未成品。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