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增長 星巴克啟動小米模式

2016-11-17 17:24:35     來源:     編輯:bj001    

2016年9月,星巴克在中國推出了4款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偏好的瓶裝星冰樂產品,將超市、便利店及電商作為重點渠道。近期星巴克動作頻頻,不僅增加新餐品,還有傳聞將與百度外賣合作。

星巴克全球業績出現兩級分化,在其最大市場美洲市場增長強勁,但在中國和歐洲卻并非如此。截止今年6月份財務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7%,低于整體營收增長的17.5%。一方面是增長的壓力,另一方面卻是即飲咖啡市場快速增長的誘惑。根據2014年歐睿調研顯示,未來三年中國即飲咖啡市場復合增長率達將到15%以上。顯然,星巴克不想錯過。這是大多數企業,無論外企還是國企,非常熟悉和擅長的企業經營戰略。做某一產品起家(現磨咖啡),為求增長,逐步擴充到其他產品(即飲咖啡、咖啡飲料、飲料等等),越做越多,慢慢地離最初的原來漸行漸遠。小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手機產品起家,擴展到今天產品無數。隨著產品的增多,整體銷售額的確在增長,但主營產品利潤和銷售卻開始下滑。2015年,小米手機銷量7100萬部;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銷量萎縮5%,在全球手機市場的排名跌出前5,利潤更是越來越差,小米已逐漸露出頹勢。小米的移動電源、插線板、電飯煲等等延伸產品,不僅不能救小米,反而會加速小米的衰敗,小米步恒大冰泉、恒大糧油后程指日可待。

星巴克會是個例外嗎?這取決于星巴克接下來的戰略。

圖片提供(時學士)如果星巴克走出即飲咖啡的一步后,持續延伸,逐漸將產品擴展到咖啡飲料,然后是飲料系列,再然后是面包食品系列,進而擴展到全食品系列;未來我們可以在各種消費場景,專賣店、超市、外賣等地,看到各種各樣的星巴克。那恭喜,又一個“小米”誕生了。 說一家杭州的小企業,甘其食包子鋪。堅持只做外賣,從每天每店1000多元經過短短1年,銷售額就上升到5000多元;門店數從20家迅速增加至100余家,銷售額從3000多萬猛增至1億多元,經濟效益顯著且收益良好;品牌價值也由4800萬元上升到近3億元,從鮮為人知到杭州包子鋪第一品牌,實現了小企業的品牌大逆襲。找準定位、聚焦發力是其成功的秘訣。

圖片提供(時學士)偉大的品牌都是簡單的??煽诰褪强蓸?,英特爾就是芯片,百度就是中文搜索,順豐就是快遞……做多得到就少,做少得到就多。經營企業,打造品牌,實現企業基業長青,你一定要讀懂和理解這一句話:多就是少,少就是多。星巴克未來如何,既取決于它的戰略,同時也基于競爭對手的戰略。且行且看吧,真為星巴克捏把汗。(時學士)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