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視酷VR課堂來到北京中關村三小,將作者的巧想象、細觀察、獨特的視角用現實畫面呈現出來帶給中關村三小的孩子們最新奇的體驗。
作者跟隨小甲蟲來到了哪些地方?森林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明明只是草叢,可為什么要叫森林呢?……這是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的語文課堂劉老師正在臺上提問孩子們通過閱讀、理解、回答等方式來學習課文。
這是一種大家都熟知的上課方式,不過在VR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后,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更好的補充。
微視酷科技利用VR技術制作出小學語文課《草蟲的村落》的圖像,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體驗“真正能上課的VR”。
通過微視酷VR課堂,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頭戴上VR眼鏡可以清晰地看到影像版課本,老師不僅可以根據影像畫面與學生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文字與影像相結合,啟發同學們的想象力。同學們不再簡單機械地跟著老師看課本,而是感受融入了科技趣味的學科知識。
同學們在感受VR畫面之前,已經對課文進行了學習,從文字層面理解了作者描寫了哪些關于小甲蟲的場景,它們的村落在哪些地方。但“森林”的描寫并沒有像“村落”那么詳細,于是孩子們戴上微視酷VR眼鏡,去森林”當中探尋。
戴上眼鏡后,剛才在腦海中想象的畫面一下子踴現在眼前,那種激動和驚奇讓孩子們不禁齊刷刷“哇~”地一聲。孩子們的視角已經和小甲蟲融為一體,通過360度旋轉眼鏡,同學們
看到了廣袤且茂密的“森林”看到了在石頭上觀察氣候的甲蟲看到了在挖洞穴的三只蟲子還看到了仿佛就在腳底下的“游俠們”有藍色的花兒有紫色的蟲兒甚至還能“聽到”優美的音樂聽覺系統在畫面的刺激下也被打開了。
可以說,微視酷VR課堂將熱愛大自然的作者所擁有的巧想象、細觀察、獨特的視角都呈現出來了。整個過程,同學們都在嘰嘰喳喳反復不停地討論著,轉動身體360度尋找數字(屏幕上有不同的數字,每個數字對應一個場景),進行場景轉換,觀察不同的畫面。
此次微視酷來到中關村三小,同樣屬于微視酷“1工程”計劃的活動,“1工程”自9月啟動以來,已經連續開展了多次微視酷“VR課堂”進校園活動,每到一所學校,微視酷VR課堂都能給學生們和老師們帶去VR技術的新理念、VR教育的新方式,實現真正的寓教于樂。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