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個月,就是雙11了。面對即將粉墨登場的各類折扣、返現、優惠券,作為一名網購剁手黨,只希望今年各平臺能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忽悠,多一點實在。這幾年天貓與蘇寧、京東與1號店相繼開展了合作,電商資源的集中正在進一步加速,但是補貼這一營銷策略依舊沒有消失,平臺還處于不斷向消費者讓利的階段。但問題在于,到底誰讓利的多?誰回饋的多?
爆款狙擊,不為所動的紙老虎
今年9月,iPhone7開售。隨后國行iPhone7的價格保持著緩慢的下跌,但幅度并不是很大,到10月初,市場均價也就只降了幾百塊。
但從10月初開始,iPhone7的價格開始了不正常的變動。這要歸結于1號店連續3次的降價。
第一次降價發生在10月8號,在10月8-10日期間,消費者只要購超市品類自營商品滿200元(不含運費)并完成支付,就可能半價搶購到iPhone 7(32G)的機會,一舉將價格降至了3000塊檔位。半價還不是最猛的。從10月17日開始到26日,1號店又推出了第二輪降價,iPhone 7的搶購價格低至 999元,將原本5、6千元的蘋果機壓成千元機。
如果說999元的機子很難搶到,是小眾特殊福利的話,那么第三次降價就成了大眾的狂歡。從24號起,iPhone 7(32GB)在1號店的4799元全網底價無門檻搶購。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第三次降價是1號店為了沖刺雙十一而做的預熱活動,備貨十分充足。
10月24日至31日,1號店的特價iPhone7(32G)可分時段搶購:分為每天10:00、14:00、18:00三個時間點,其中18:00時間點僅限移動端搶購。
4799元的iPhone7相當有誘惑力。第一,iPhone7(32G)的國行價是5388元,港行是5588港幣(約4799元),1號店的價格與港行持平,但購買更方便。其他的電商如何?目前天貓官方旗艦店依然是5388元,蘇寧易購官方自營價格最低為5188元。其他電商的售價也均超過5000元大關,1號店的4799元堪稱“全網底價”。第二,這次活動沒有其他限制條件,是無門檻搶購。
雖然蘇寧易購一向在手機電器上強調它的低價優勢,不久前還成立“貓寧電商”,將價格作為對外宣傳的籌碼,沒想到卻在iPhone7這個極具象征意義的爆款上被1號店反超,到目前為止,兩天已過,價格卻依舊堅挺,不知道是補貼實力不夠?還是本來就將“低價”當做口號說說?
杜絕噱頭,回歸補貼的真正意義
1號店的三輪降價,綜合運用了半價折扣、最低價搶購和全場降價的讓利方式,放出的可全都是真金白銀的大補貼。實際上,iPhone7這3輪降價潮只是1號店“10億補貼”的前奏。目前,1號店正在開展為期三個月投入大型促銷計劃,給出的補貼金額達到10億元,主打八大商超分類,推出“高質低價、全球精品、體驗升級”三大戰略計劃,全面推動商超發展步伐。
相比之下,天貓近期聲稱投入的40億補貼,既不說清楚到底價值幾何,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期限。而且天貓、蘇寧互相持股之后,也并沒有在營銷上有很大的建樹,反倒是關于渠道、控制權爭奪的傳聞被屢屢提及,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能得到多大的讓利,能得到多少實實在在的優惠,顯然誰也說不清。
兩番對比后,可以看出1號店在營銷上更加實在,不在補貼數額上喊口號,而是通過類似于iPhone7三輪降價等方式,實打實地反饋用戶。
補貼之外,商超模式才是未來重點
自從今年6月20日京東宣布與沃爾瑪達成戰略合作后,原沃爾瑪旗下1號店的命運就成了業界近期熱點話題之一,再到幾個月后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京東和1號店已經共同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模式。
京東和1號店的關系,是“獨立品牌”和“獨立運營”,1號店采銷部高級副總裁宋春蕾曾表示,在京東與沃爾瑪決定戰略合作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1號店與京東雙品牌、雙平臺發展的策略。直到今日,除了成功地維持品牌和平臺獨立之外,京東和1號店還形成了戰略上的互補和互通有無,各自發揮其在不同地域、不同產品領域的優勢。
這樣一來,1號店便可以和京東聯手,集中精力“干掉”天貓和蘇寧。
有意思的是,從目前的格局來看,華東區域成了主戰場。它們的競爭看似只是區域間市場份額的搶奪,實際上還是運營模式的直接對抗,或者說是自營模式與半自營模式之爭。
相比貓寧聯盟在平臺上和業務上對第三方商家的依賴,1號店和京東在產業鏈上的掌控力更強。單就1號店來說,在產品銷售上,1號店負責統一采購、倉儲和配送,經營過程中的集中度高、環節少,對產品質量的管控會更加有效。同樣,在配送環節,1號店自配送占比達到了68%,8個城市實現半日達,278個城市實現次日達,效率和安全性都更高;反觀天貓和蘇寧,在物流控制上就要遜色很多。一方面,菜鳥網絡所搭建的第三方物流,使其在容易配送上陷于被動,另一方面,蘇寧自身的物流更不可能和京東物流相提并論。
小結
回過頭來想,雖然電商已經進入了大平臺綜合對抗的格局當中,但是仍舊沒有誰能夠通過營業額的壓倒性優勢,證明彼此間在戰略上和模式上的孰優孰劣。在這樣的前提下,通過讓利的方式擴展用戶、拉攏用戶仍是這幾年不可避免的手段。而平臺為補貼所付出的多寡,既能反映其對待用戶的誠意,也能看出背后的決心乃至資金實力。這就是為什么要看好1號店的原因。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