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在改革開放后的近四十年時間里,像上足了發條般,開啟了極速前進模式。正如早前流行的一個段子:一朋友因盜竊入獄,刑滿釋放那天我去接他,他非常感動,為了報答我,決定把當年走私的贓物分我一半,來到藏贓地點把贓物挖出來一看,尼瑪,竟然是幾百部全新的BP機!
市場的飛速發展伴隨著的是劇烈的企業更替,BP機只是一個縮影,中國企業僅有3-5年的平均壽命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在一個狂飆突進的市場中,每天都會有大批企業被殘酷的競爭清洗掉,但總會有更多的新進者涌來,踩著前人的尸骨繼續前進。
沒時間為前人蓋棺定論,甚至沒有時間審視自己,我從哪里出發,將要去向何方,因為能繼續活著已經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了。大部分中國企業深陷于眼前的茍且,疲于應付與誰競爭、如何競爭的問題,卻都忽略了第一步,即基于顧客價值創造,基于對未來的判斷,基于對變化的預判而設立的戰略基準點。
嬰童產業更是這種雞血式發展的重度患者,急速起步,加速發展,驟然擴容,突然減速,十年內完成這樣的過程,對企業來說簡直猶如坐過山車。體現在企業組織上,就是人員急劇增加,營銷高管更換頻繁,營銷思路的保質期更短,常常一個思路,只能管用個兩三年。
嬰童產業里多的是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的企業和品牌,這在成熟如家電行業是很難看到的。今天還是貨架上的寵兒、終端表現十分活躍,沒過多久就被擠到角落、黯然與灰塵為伍。缺乏從原點上進行戰略設計和系統建設,讓品牌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點市場沖擊就會讓它傷筋動骨,產品、渠道問題暴露無遺。
于是,就有了嬰幼兒奶粉的行業性大洗牌,2000多個品牌一下子砍掉3/4,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強制肅清行業亂象,讓企業的競爭核心由利潤比拼回歸到供應鏈的比拼和消費者的比拼上來。奶粉作為相對成熟、關注度的嬰童部類,在某種意義上扮演著產業探路者的角色,誰也不能保證,這樣的行業整合變法不會蔓延至整個嬰童產業。
在低迷的經濟大環境下,高毛利的嬰童產業仍然不失為一片樂土,即使增長放緩,即使競爭加劇,產業規模還在持續擴容是不爭的事實。十年來,作為嬰童產業的渠道“原住民”,母嬰店憑借風口優勢迅速壯大。然而好景不長,以電商為首,細分渠道不斷出現并競奪市場,它們各自都有一技之長,對母嬰店形成合圍之勢,固有的嬰童產業渠道格局被打破。如今,經歷了幾輪的變革陣痛,一個新常態即將分娩而出,我們距離下一個原點僅一步之遙。
未來十年,消費迭代倒逼產業升級,新的市場空間將繼續釋放,也依然會為那些眼光獨到的戰略家和投機者,提供一夜暴富的機會。與此同時,在龐大的存量市場中,競爭將由激烈向慘烈發展,企業邊界越來越模糊,競爭不再局限于同行之間,可能來自于想不到的側方或者后方,甚至來自產業鏈上游的降維打擊。
前年,我們思考產業繁榮的表象下潛藏的隱憂;去年,我們立足新的商業核心,探討新消費時代的嬰童產業生態;今年,我們站在時代的拐點,重新審視這個關乎生命原點的事業,回歸商業的本質,探尋產業的初衷和使命。
我們常說,小兒難養,但孩子養不起的另一面,是每個孩子花銷的大幅增加,是從“養活”到“養好”的質的飛躍。這也是我們看好嬰童產業的根本原因。
只是,你離這新的起點還有多遠呢?
我們在2016中國嬰童產業峰會,期待著您的到來!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