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上下迎接祖國67歲華誕前夕,中國銀行業也如火如荼地迎來了頒獎典禮。9月24日,中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排名。其中,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評價排名,2016年榜上有名的前5家銀行分別是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恒豐銀行。
據悉,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評價排名就是以財務指標為依據,評價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競爭力。盈利能力是一個重要指標。據介紹,2015年商業銀行開始出現分化,尤其表現在凈利潤這一指標上,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和平安銀行保持了凈利潤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但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凈利潤增速有所放緩,廣發銀行凈利潤出現-24.7%的負增長。同時,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商業銀行凈利差、凈利息收益率普遍下降,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恒豐銀行卻呈現逆勢上升,也為銀行業如何在息差收窄的嚴峻形勢下,面對挑戰,通過業務創新轉型,提升獲利能力樹立了行業標桿。
恒豐銀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該行資產總額達1.0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015年實現凈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13%。上述兩項指標增幅不僅高于四大行,在中小銀行尤其是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也位居前列。
而媒體梳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年報數據發現,五大銀行2015年凈利潤總額超過9200億元,但凈利潤增速卻是有史以來最低的。除了交通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3%以外,四大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全部在1%以內。建行只增長了0.28%,工行增長了0.5%,農行增長了0.7%,中行增長了0.74%。就在幾年前,其增速都在兩位數。
恒豐銀行稱,2015年是該行實現重大轉型的一年,通過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調整,公司治理構架已趨完善,基礎框架初步搭建完畢,為資產結構、利潤結構和區域結構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奠定了基礎。
數據顯示,2015年恒豐銀行負債結構更趨優化,資產收益得到進一步提升。金融市場方面,恒豐銀行傳統投資交易業務經營穩健,積極主動運作銀行賬戶債券資產,貨幣交易市場交易量翻番增長,融資成本大幅回落,同業存單等新業務規模爆發式增長。此外,債券承銷業務突飛猛進,規模同比增長超6倍。零售及電子銀行業務方面,2015年恒豐銀行零售客戶數同比增長80%,中間收入同比增長201%,電子銀行實現客戶規模翻番和交易額逾2萬億元兩個突破。
在多家銀行資產規模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恒豐銀行逆勢增長,成績驕人。2015年6月中國銀行業協會首次發布的“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評價體系”顯示,恒豐銀行在全國性商業銀行綜合能力排名位列第7位,在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排名第3位。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