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同行:慈愛孤兒工程走進大同市社會福利中心

2020年12月19日,中華慈善總會慈愛孤兒工程走進大同市社會福利中心(以下簡稱:福利中心)給福利院的孤殘兒送去物資與關懷。大同至北京的高鐵開通讓慈愛孤兒工程的工作人員更易貼近福利院的孩子們,也讓這份愛傳遞得更快。

大同市社會福利院始建于1949年,迄今已有70余年的歷史。2017年加掛大同市兒童福利院牌子,至今已累計養育孤老殘幼人員13000余名。在福利中心里,健康的孩子僅不到10%,其余孩子均患有腦癱、白化病、脊膜膨出、聾、啞、盲等不同程度的疾病和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2011年,福利中心提出寄養工作由農村向城市轉型發展的創新思路,開辟了“寄宿式”養育模式,在院內設立“福興家園寄宿園區”,招聘真實夫妻,給孤殘兒配備“真實”的父母,讓孤殘兒童真正感受到父母在身邊的家庭氛圍。院內多個部門實現協作配合,在250余戶寄養寄宿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使兒童的“養、醫、康、教”水平全面提升。

圖片1.png 

(賈媽媽和她的五個孩子)

通過與孤殘兒童實際接觸、與福利中心老師交流,實地檢查福利中心基礎設施等途徑,中華慈善總會慈愛孤兒工程對福利中心進行了全面立體、專業細致的現場考察,并根據實際情況,與大同市福利中心相關負責人擬定了專業的扶助方案。

這次慈愛孤兒工程走進大同市福利中心,旨在針對福利中心缺少新媒體教室的實際情況,計劃并實現捐助智能語音學習機、教學一體機、兒童繪本等19類968件物資。

圖片2.png 

(工作人員在核對物資)

考慮到多數孤殘兒童智力發育遲緩,并伴有身體殘疾等情況,經多年實踐與觀察,發現藝術或特長培養是一條有效之路,互動教學能取得不錯的效果。為滿足特殊兒童在基礎學習、技能實操、音樂運動等方面的需求,慈愛孤兒工程這次帶來40臺智能語音學習機和2套教學一體機,通過智能對話語音陪伴的形式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習成長。

圖片3.png 

(李媽媽陪兩個孩子聽智能語音學習機的課程)

教學一體機的互動教學功能可以提高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活躍性和參與感,智能設備的更新讓孩子們對學習充滿興趣,每一個孩子都嘗試在一體機上留下自己的獨特記號。

據悉,中華慈善總會慈愛孤兒工程項目自2000年發起項目以來,一直以關愛孤殘兒童為主旨,以救助百萬孤兒為目標,緊密圍繞孤殘兒童的實際需求展開各項活動,根據各受助地區兒童的實際情況,為孤殘兒童群體性的按需定制扶助物資,推進社會福利化的進程,引導全社會同獻愛心,從而有效地改善并提高了孤殘兒童的生活、學習質量,使越來越多的兒童在身心健康方面獲益,讓孤殘兒童也能擁有美好的童年和未來!

2020-12-22 09:30:35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