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批次的資料收集較上一次更為全面,數據也把握得更加精準。”12月10日,在霍口鄉東宅村進行羅源縣第5批次農村地籍房屋調查成果驗收外業核查的專家何書鏡一手拿著圖紙、一手指著面前的房屋說。隨著驗收會的落幕,福州市以位居全省前列的進度和質量,率先完成農村地籍房屋調查和驗收,助力農村精細化管理。
據了解,為了摸清農村房屋的家底,福州市共投入3.3億元,歷時5年分批次逐步完成農村地籍、房屋的所有權、使用權、界址范圍的調查,以及成果的驗收,為推進“房地一體”確權登記,以及“兩違”整治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調查涉及福州市12個縣(市、區)和高新區的2103個行政村,不僅要查清農村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面積和用途,還要對土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進行調查和測量。
為了更好地開展調查,福州市橫向上建立農村地籍房屋調查確權登記發證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政府統一領導,資源規劃部門牽頭,建設等部門參與,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的工作格局;縱向上建立市、縣、鄉鎮、村四級聯動機制,成立工作專班,聯動配合,扎進每一個行政村,主動對調查成果進行自查、整改,及時梳理調查得來的資料和數據并建庫,協調解決推進中遇到的問題,抓取共性問題集中處理。
福州市積極總結各縣(市、區)日常管理和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有關工作的通知》,以“全面摸清農村房屋家底、銜接不動產登記”為目標,明確“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準確”的原則,為測量、調查、測繪和成果入庫提供了規范依據。同時,嚴格要求各縣(市、區)按月通報調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在把好質量關的基礎上保證工作進度。
驗收方面,福州市獨創“四級管控驗收法”,為調查工作筑好“四道防線”:首先,縣級以委托第三方自檢或以縣區、作業單位間互檢等方式同步進行自檢自查,及時發現問題,以避免后續的返工;縣級自檢整改后,進行市級預檢,以提高專家驗收效率,壓縮后續驗收時間;預檢通過后,組織專家組進村入戶開展核查,提出整改意見;針對驗收的成果,專家開展整改“回頭看”驗收,確保這一批次的調查成果驗收到位后,方可進入下一批次的驗收。
同時,福州市還為調查工作制定了工作機制和規范標準,各縣(市、區)充分考慮自身因素,在標準規范的引領下,各出妙招,全力推進調查工作。
福清市在充分調動農民參與調查的積極性上下足功夫,探索出“3251”工作法(實現三級聯動、突出兩個重點、抓好五個環節、強化一個成果應用)。在首批兩個行政村通過市級驗收后,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第一時間送證入戶,打消村民的疑慮。
閩清縣發動鄉鎮一級撰寫《技術設計書》,為調查工作提供“工作手冊”。由于充分考慮了各鄉鎮的差異性,又有通用標準作依據,閩清縣的調查成果能與國家、省、市的有關規定保持一致,保證了驗收通過率。【海峽資源報 李建華 高劍旻】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